龙哥 发表于 2009-4-1 12:58:37

泉州规划成200万人口大城市,将带来什么变化?

"泉州将于2020年前规划成200万人口的大城市" 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了不久前省社科院原院长严正教授的讲座:泉州的经济总量连续九年位居福建省首位,是福建省规划中的三大城市群之一,但是,当前泉州的城市建设严重滞后,中心城区人口只有几十万,与其经济总量很不相称。不过,泉州几乎与晋江石狮的全部及南安惠安的一部分连接起来,形成了半小时的城市群,只要经过整合,就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大城市了。。。
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将带来哪些变化呢?

房价

当前,泉州市区的房市(新开楼盘,电梯住房不计在内)的均价一般在每平米7000-8000元左右,晋江石狮5000-6000元,洛江3000-4000元,惠安县城在3000元以内。在一个大城市里,房价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市区及郊区、老城区及新城区之间,当然不同城区之间也许会有差别,但相对较小,长久的趋势是要趋平的。由此看来,作为中心城区左翼的洛江惠安,其未来房价具有较大的想像空间。当然,想像空间要转化为现实空间,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
随着两岸实现了三通,闽台合作的进一步加强,泉州的房价还有上涨的空间。

交通

泉州的航空、铁路、港口发展一直受厦门掣肘,幸运的是,泉州的经济总量让泉州有了作为三大城市群,与厦门相对平等(当然,泉州还是摆脱不了老三的地位)的发展机会。 泉三高速公路的建设,应该会大大加强泉州的辐射力。让我们看看对面的台湾,其西岸也有台北、台中、高雄三大城市群,台湾西岸的发展应该说是早于、也好于东岸的台东花莲的,不过在横贯公路(类似于我省的泉三高速,只不过它是普通等级公路)建成后,东西两侧的交通便利多了,经济联系更密切了,差距也缩小了。我想,在海西建设过程中我省应该会很好地借鉴台湾经验的。三明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相对廉价的劳动力,土地资源也较丰富,泉三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让泉三两地的“山海合作”更具有现实意义,并且还可以进一步延伸到江西甚至湖南等珠三角、长三角经济区未覆盖到的地区,让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更强的幅射力和更大的影响力。
另据严正教授称,近来为支援海西建设,交通部铁道部计划在福建投资一千亿元,泉州自然可以从中分到一杯羹。严正教授还提到,为建设大港口,漳州港已经被整合为厦门港的漳州港区,接下来将要整合湄州港,因为当前湄州湾被分割为南岸和北岸两个港区,分属泉州和莆田两个行政区,一个海湾有两个港区两个海关,是很不合理的,区划必须重新调整。根据泉州和莆田不同的经济总量,以及炼化中化项目落户泉州等情形来判断,调整后的湄州港属于泉州管辖的可能性更大些,泉州的出口企业就不必舍近求远了,三明等内陆的出口物资也可以从泉三高速出海,泉州港的作用和地位就可以得到提升。随着两岸实现了三通,将会给泉州港的发展注入新的元素,大大提升泉州港的影响力。未来在铁路和机场建设方面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泉州市区道路狭窄,交通拥挤,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是:2010年市区所有的摩托车将强制报废,市民出行面临代步工具的选择问题,无论从道路的拥挤状况或者城市发展的经验来看,都不允许所有的市民选择小汽车,“限牌令”势在必行。为解决上述矛盾,必须发展“大公交”,即选择地铁或轻轨,便捷跨城区间的交通。另外,环城快速公路也将动工建设,晋江跨海大桥将成为它的东段。

教育

作为一个城市群的中心,没有一所综合性的高等院校,其教育科研水平将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早在几年前就传闻泉州要整合一所综合性的大学,未来的发展趋势将会使这种传闻得以实现。未来的泉州综合性大学要重视人文、出口外贸专业的设置及熟练工人、高级技术人才的的培养,一是因为泉州民俗文化丰富,泉州南音、梨园戏、高甲戏及提线木偶等闻名遐迩,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传承;二是因为泉州海交通商历史久远,商业意识浓厚,出口贸易所占比重大;三是因为泉州的制造业面临着熟练工人短缺的问题,以及整个产业科技含量不高需要升级转型的问题。
其他的变化还会有很多,但因能力所限,不在此次思考的范围内。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泉州规划成200万人口大城市,将带来什么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