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23|回复: 10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质监系统的老同志更应该得到尊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4-7 23: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个帖子发在这里,可能并不会怎么受到欢迎,因为来这里的大部分都是年轻人,没有适应这个帖子的那种氛围。但不管怎样,我还是要尝试一下做“无用功”的滋味,因为的它涉及面太广——起码是全国县级质检机构的真实写照,更因为做人都是应该有良心的  
  质监系统的老同志为什么更应当受到尊重呢?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年龄与对部门的贡献成正比!这可能有“本位主义”的嫌疑,可有时“本位主义”里面,存在的并不全是一些贬义的东西  
  看质监系统的发展史——我们这里于1980年成立计量所。那时,全部固定资产只有几个砝码和一辆破旧的脚踏三轮车,而外出检秤时(挣钱养活自己)一般还舍不得用;1986年开展质检业务时,有了一辆“嘉陵牌”简易摩托车,质检人员就是骑着它,“当啷当啷”地响着满街跑——四处抽样挣钱。现在势力大了:办公楼面积接近4000平米,汽车十几辆。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大楼上的一砖一瓦,以及买汽车用的每一分钱都是哪里来的?认真回顾历史,它切切实实没得到地方政府或上级部门的任何援助:在没有实行垂直管理以前,地方政府每年要拢资10至20万元;实行垂直管理后,上级要从我们的收入中扣下15%作为“统筹金”。除了这些之外,就是多少年来我们系统内部存在的“窝里斗”——上下级之间无休止地争地盘、抢业务……最终结果当然还是“哥哥”战胜了“弟弟”!有人这样形容我们系统的“责任”与“权利”:“责任”是一个正面摆放的“金字塔”——越向上责任愈越小;而“权力”则成了一个倒过来的“金字塔”——越向上权力越大。特别是“假奶粉”事件后,又来了一个“责任重心下移”,上级总算把责任都“恭让”给了下级,他们只有安心收受贿赂、奴役下级的份了!市场准入制度——本来是打着“给县级质监部门找饭吃”的旗号,可到了市级他们就把权力全部都留下了,县级仍然还是看着上级挣钱自己干瞪眼!  
  说多了——返回正题:上面说到了固定资产似滚雪球一样不断增大,既然地方不拨款,上级不支持,那么这些财富是怎么得来的呢?回答也很简单——那都是我们的职工用自己的汗水——甚至是鲜血换来的,一点一滴地积攒起来的!这难道里面没有老同志的功劳吗?是的,我们系统内部的老同志,虽然不像红军一样打过天下,但他们却为我们事业的成长付出了代价,甚至是付出了自己毕生的青春年华,他们没有功劳,起码也有很大的“苦劳”在里面,因此,他们应该得到必要的同情和理解。
  《资本论》中有“公共积累”这个名词,我们不妨在此引用一下。上面我们谈了“公共积累”的形成,下面再谈一下“公共积累”的分配问题。据我了解,在我们系统内部,一些老同志普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好一点的待遇,人还没过40,看到没有提拔的希望了就称其“某老”,在这个“老”字里面没有任何一点尊重,而是充满了鄙夷和歧视。一是以“没有文凭”、“没有能力”等种种借口排挤老同志,为了节约开支,设法叫他们提前离岗、内退等,千方百计地撵走他们,还美其名曰“友情下岗”!二是目前工资待遇基本不讲工龄,只讲文凭,讲职务,而很多老同志既没有文凭也没有职务,他们普遍得不到实惠。就拿我们这里来说,辛辛苦苦地干了一辈子,连套起码的住房都没混上,领导像走马灯似地频繁更换,他们都没有按下心来好好为职工想想,好好为那些在质监战线奋斗了一生、为质监事业贡献了青春年华的老同志想想——他们虽然还没到耄耋之年,但他们却已经没有能力再去大展宏图,开创新的事业了,而只能依靠组织照顾了!可现在是种什么局面——特别是实行垂直管理以后,上级派来的都是一些年轻干部,他们与当地的老同志更加没有感情;他们有房子、车子、票子,对那些成天哼哼唧唧向领导要待遇的老同志更是看了就心烦……在此,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全力呼吁一下,通过呼吁能够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目的仅在于能够安安心心地做人!(2006.04.05)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6年04月07日 15时28分15秒 编辑过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值 +5 收起 理由
tcguofan + 5 一个字,好!说出了当代质监老同志的心声!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3: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斑竹们的支持!
硬座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4: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没想到斑竹们对这个帖子这么支持!我感动得就要哭了!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04: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有条短信在我们系统广泛流传:“苦不苦?为了任务汗飞舞;累不累?为了罚款心操碎;烦不烦?挨家挨户药效钱;顺不顺?累死累活没人问。天苍苍,地茫茫,可怜我们稽查郎!”我们的计量郎、质检郎何尝不是为完成任务在疲于奔命?然而,应该得到的待遇却得不到兑现,如“阳光补助”等都是一些在镜子里面照着的东西——根本就摸不着边!前几天,陪南京省局的一位领导吃饭,问及每年的收入情况,他说;目前是两个卡,一个是工资卡每年3万,另一个是补助卡每年4万。而我们每年3万还拿不到!我们系统不是实行垂直管理了吗?为什么垂直管理的部门上下级的待遇却悬殊这么大?垂直管理已经接近10年了,这种“垂直管理”的内涵到底包含了些什么,到现在我们弄不清楚。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实在对不起,当时没有看到帖子已有4页,所以,发了个回帖见没有反应,便多发了几遍,请管理员老师办多发的帖子给删了。
    初来乍到,对这里发帖的方法还没有掌握好,敬请原谅!
6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7:0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1楼:我是83年5越调入我们系统的。先后修过秤,检过天平、加油机、血压计、心电图机等。我们计量所现在使用的上述标准都是我当时组织建立的。在这20多年的时间中,先后担任过力学室主任、计量所副所长、计量所长、质检科科长等职务,现在是高级工人9档,月工资1800元。不管怎么说:我心里就是感到有点亏!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6年04月10日 09时09分27秒 编辑过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10 18:29: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28楼:我非常同意搂主的意见。只有在平时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我很明白这一点,自己平时也是这样做的,因此,现在尚未发现对我不尊重的人。但我却听到有位科长这样评论他的员工:“某某很能干,就是年龄有点大了!”当时,他的意思是说:很能干,由于年龄大了就是干不到调子上。为此,我心里就非常不平衡——既然有人能在某某的背后这样说某某,肯定就会有人在我的背后这样说我!我年龄大了,干了十几年的中层领导,现在没有资格再干了,于是就干了宣传,每年发表各类通讯600余篇,报纸到《新华每日电讯》、《中国质量报》、《大众日报》、《齐鲁晚报》等,网络到《新华网》、《新浪网》、《中国质量新闻网》等都曾发表过通讯;去年,由我采写的一篇2500余字通讯报道曾一度被全国30多家网站转载;还是去年,全市“质监好新闻奖”的一、二、三等奖全部被我采写的通讯夺走;半路出家,干了三年宣传,三年全部被评为系统内“省级宣传先进个人”;今年,我又分别被区委宣传部、区委信息科、政府信息科以及市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些,除了“王婆卖瓜”嫌疑之外,还能说明什么呢?“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对不起了,论坛吗,是可以发点牢骚的地方。我发上述帖子的目的是想引起有关领导的注意,发动大家进行讨论,并不是因为别人对我不尊重,或者是向领导提条件等,因为我明白:在这年头,向领导提条件的事情,即便是提了也是白提!得罪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6-4-12 05: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的很对,只是发发牢骚而已!
9
 楼主| 发表于 2006-4-13 16:3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而深情地问侯我们最最亲爱的总局长好!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6年04月13日 11时16分01秒 编辑过
10
 楼主| 发表于 2006-4-14 16:50:0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年头,经验其实没有什么用处,经验多了反而妨碍工作。发这个帖子,主要目的是想要大家明白——我们的财富是怎样来的。当然,我们还吃了政策的饭,没有这些法规作基础,我们也不可能发展到今天的地步。但是,发展的快慢,还取决于领导的思路和胆识。你看人家工商部门,当时几乎是和我们同时起步,八十年代,我们是弟兄们,经常一起搞联合检查等活动,那时大家平起平坐,现在就不行了,人家成了大款,我们就落伍了;人家的住房都盖了3次以上了,而我们连房改都没能够参加,一下子就损失了十几万!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6年04月14日 08时52分08秒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6-3 15:13 , Processed in 1.35889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