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87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乱弹一通之玉皇大帝的脾气与官员的良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31 05:1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center]乱弹一通之玉皇大帝的脾气与官员的良心[/center]

  闲来无事,且翻一翻《西游记》,一下便揭到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看得几眼,心生感叹。

  书中云,凤仙郡“一连三载遇干荒,草子不生绝五谷。大小人家买卖难,十门九户俱啼哭。三停饿死二停人,一停还似风中烛。”遇此大灾,却只是因为郡侯“将斋天素供,推倒喂狗,口出秽言,造有冒犯之罪”。也就是说,那郡侯只是供玉皇大帝时犯了一点儿小错,便致使全郡百姓遭殃,庄稼无收,饿殍遍地。这处于最基层的百姓真是砧板上的鱼肉啊,只要上方略有不满,顿时生灵涂炭,哪儿有公平,又何处诉说冤言。

  仔细想来,这玉帝心中是相当有数的。他不惩罚郡侯,因为人家本来就常常供奉自己,若是把他处置了,就少了一个烧香进供的,于是乎把惩罚施于无辜百姓之身,不但照常收了供奉,又给郡侯一个严重的教训,一举两得。只是遍地惨死的百姓如何得知,受罪的原因不过是狗吃了几个果子,官员说错了几句话。这事拿到如今,例子也不鲜见,所有被借种种理由绳之以法的官员,其实大多是开罪了领导,上上下下比他们贪得多的官多得是,只要忠心地服侍领导,就绝不会有牢狱之灾。

  虽是吴老先生几百年前的刺出的利刀,可到现在,社会似乎仍在隐隐作痛。一个又一个的时代过去了,历史居然还如此相似,有些事日新月异,改天换地,有些事依然象顽疴沉疾,千年难愈。

  现在的领导们口口声声称“以×为家”,乍一听,这真乃难得一见的好官,把单位当成了自己的家。然观其所为,再细品此话,就感觉有点异味了。单位成了家,领导自然是家长,钱自然也是为领导而花,除了搞点“面子工程”捞点政绩,便是吃喝嫖赌,满足一已之私,果然是“以×为家”,果然是说到做到,决不食言。仅此倒也已是正常之事,但若心存忌恨,利用手中大权排除异已者、打击报复,便是大大地违了做官的良心,就如《西游记》中的玉帝,只是因为一个郡侯供奉自己时出错,并非什么大奸大恶之事,便冲天一怒,大旱三年,将其属下三分之二的人活活饿死。

  从古时言之凿凿的明镜高悬,到现今放声高歌的大公无私、公私分明,都是多么的正气凌然,然则真正做到者有几?历朝历代大小官员多如牛毛,数不胜数,但留其清名的也不过包拯、海瑞等寥寥几人。为何?皆服从于社会的大环境,俱顺流而下,少有敢逆流之人也,也就是都没有违背社会潜规则的胆量,怕“枪打出头鸟”。如此看来,官员有无良心倒并非在于他贪与不贪,而在于他是否有挟私报复之心也。

  说到底,只贪而不害人的官员,其实乃好官耳。

  另外书中提到凤仙郡受灾后“富室聊以全生,穷民难以活命”,这也给人以提醒:如果不想成为任人宰割的鱼肉,那就必须得出人头地,或钱或权地握在手中,至少可自保矣。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7年01月30日 21时37分05秒 编辑过
沙发
发表于 2007-2-6 05:30: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打开网页比较困难,差点把美文漏了,请见谅.

越来越深刻了....祝贺[em2]
本贴已被 作者 于 2007年02月05日 21时34分20秒 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6-3 15:52 , Processed in 0.71535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