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218|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监管码为什么不是防伪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4:46: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监管码确实不是防伪码,中信国检也根本不是一家防伪公司,也从不做防伪业务。

监管码与防伪电码之间的不同:

1。监管码无论怎么说也由政府部门分配给企业使用的产品的电子身份证,虽然目前国家质检总局的信息中心持股一事被防伪企业和媒体质疑,这个质疑我在另一主题会另做分析。
2。监管码和北京奥运食品追溯码都是采用GS1编码规则,全球通用。加密手段达到军方通信协议级别。
3。监管码是每个企业独享数据库,在针对每个商品条码关联出每个产品品种的数据库号段字冠,如果这个号段在多年后用完了,就再用这个品种EAN13(或者EAN8)的商品条码在注册一个独乡享的字冠,这个字冠与EAN13(或者EAN8)是匹配的,注意,是匹配,不是把EAN13(或者EAN8)直接做字冠。
4。看了第三点,大家会问,那化肥和小企业产品没商品条码怎么办?直接填13个“0”,获得专用字冠。那大家又要问,那为什么个别地区的编码中心要求必须要办商品条码呢?搭便车呗,这还没看出来吗?
5。监管码的关联内容都是企业自己赋予的,是按企业生产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等信息自行负责信息内容责任的。
6,监管码的码段与商品条码匹配关联后,在少后实施的商业单位电子监管时,直接扫码入库,就同步实现索证索票与形成电子进货台帐,在销售时自动核销和自动形成销售电子台帐。
7。监管码查询后,一发现假冒产品,直接由执法部门实施打假联动。
8。防伪方面,生产企业自己自行选用防伪材料或者防伪标识企业自行订购,还可以直接附着在包装上。
9。监管码由企业免费申请,通过加密下载获得,是免费的。
10。监管码的查询也是免费的。
11。监管码全球统一平台,不会混淆。也就是说,这个码的下一个码,永远都是自己这个企业的,而不是别人的。
12。监管码与防伪码不是一回事,生产企业继续使用自己的防伪码是自己的自由,但防伪企业都说,企业用了监管码就一定不用防伪码,就这个问题,大家到网上搜索一下“防伪电码”的“弊端”,说的比较详细,北京桶装水实施电子监管的时候,生产企业也描述过这个弊端,因自身弊端导致企业不使用“防伪码”其实是防伪企业自身的原因。
13。激活监管码是企业自己按产品生产日期激活的,而且是与生产日期关联的,与该产品的保质期一样的,也就是说,但产品到期后,监管码的信息播报自动播报过期。而且在销售时,过期产品和召回产品,直接提示过期和被召回,根本不能销售。

另外,监管码不是防伪码还有很多深层不便深说的基层原因。
当质检部门抽查发现不合格产品时,企业大多数情况都说是假冒的,不是自己生产的,尤其是在集贸市场发现没有进货凭证的时候,基层质检人员不排除睁一眼闭一眼,把不合格判定为假冒或仿冒。在质检总局还有一间高机密度的总控界面,全国所有消费者投诉和涉假信息都有,处理结果也有,不可能瞒报了。弟兄们,每天一上班头上就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盯着你工作成果啊。当然,是否是假冒还是仿冒,最终还要工商部门按规定与企业一起确认,但多了一个辅助的检查因素。


那么,监管码就不能假冒了吗?人民币和美圆都能假冒,假冒监管码与防范处置措施,我会另行介绍。
沙发
发表于 2008-9-3 15:06:41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想知道和防伪标志的区别,就问一句,有了电子监管码的产品一定会质量合格吗?如果只是为了追查产品是谁生产的,那大可不必。
硬座
 楼主| 发表于 2008-9-3 15:10:32 | 只看该作者

电子监管不证明产品质量,只代表产品的真实信息

电子监管不证明产品质量,只代表产品的真实信息,就想大家都有身份证,但身份证不能证明这个人身体没有疾患,或者证明有身份证就不犯罪一样.

至于只是为了追查谁生产的这一点,我想我上面已经说的比较清楚了.
板凳
发表于 2008-9-4 17:0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 的帖子

通过监管码能知道产品是谁生产的,其作用就很大了!!
地板
发表于 2008-9-4 17:12:04 | 只看该作者
产品都可以仿冒,更不用说外包装和电子监管码

只要中国人想造,没啥假造不出来

同样的包装,同样的号,里面本质的东西却不是一样的
\
那又该怎么办?
6
发表于 2008-9-4 17:15:08 | 只看该作者
我想专家权威会给电子监管码一个正确的说法的。
7
发表于 2008-9-4 17:15:26 | 只看该作者
版主是在给我们系统免费当讲解员,辛苦了!
8
发表于 2008-9-4 17:22:2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的帖子

由于监管码是生产企业自己通过专用密钥下载的并且是不重复的,唯一的,所以这里分为2种情况:
第一种:购买一个真的,复制一个码,去生产假货。这个现象应该不会出现,造假者无利可图不会做。
第二种:购买一个真的,复制多个码,去生产假货。您想想,如果这样会出现什么情况?
  呵呵,造假者自己会自投罗网呀!
9
发表于 2008-9-4 17:54:0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的帖子

监管网推进的重要一点就是在深入一点:生产企业出厂扫描,记录产品流向;商家入库扫描,记录产品来源。逐步建立产品物流信息链。其作用将是很大的。
10
 楼主| 发表于 2008-9-4 18:10: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 的帖子

专业术语叫单码复制,这个全球的解决方案的都解决了,有兴趣,我就在写几千字全面介绍一下。
自己闷头编假码简直是和自己过不去,直接一查就知道是假货,但现在还有人直接用假码,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我在北京见过一个油漆工,专买假油漆,而且当场查,然后再双份索赔,后来没几天就没人买东西给他了。
最没起到效果的是,假码,还不查。晕,真的是当画看了,那就是把什么技术都用上也没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6-3 04:35 , Processed in 0.54912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