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标题: 法理辩论第2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条件 [打印本页]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1 08:39
标题: 法理辩论第2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条件
   对于行政违法的责任条件,行政法法律、行政法规并无规定,现以实践查处最多的“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违法行为为例来探讨行政违法的责任要件,实践对此违法行为的责任条件有几种观点:
  1必须以行为人存在故意为要件;
  2不以行为人存在故意为要件,过失也可构成责任要件;
  3只要有产品不合格违法行为,就可推定行为人存在过失,即以推定过失为责任要件。
  大家聊聊自己的看法,并说明相关理由。
  
作者: 仗义直言    时间: 2013-5-1 16:07
该违法行为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作者: 榆树钱    时间: 2013-5-1 16:25
同意观点2不以行为人存在故意为要件,过失也可构成责任要件。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 18:43
本帖最后由 我很难受 于 2013-5-1 18:45 编辑

只要把不合格产品按照合格产品的价格出售,就是一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因为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检测合格才能出售。
作者: CWL    时间: 2013-5-2 08:37
该违法行为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作者: 年久失羞    时间: 2013-5-2 08:46
       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我觉得当事人应该要存在主观上的故意。 “冒充”这个词从词义上来看就是个主动作为的词汇。
作者: 年久失羞    时间: 2013-5-2 08:51
     《中国产品质量法》规定第十二条 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不得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但是未经检验出产的产品并不能直接推出产品必然就不合格吧。。。。

作者: xuwen70    时间: 2013-5-2 09:47
如果企业出产检验不合格而出产,说明其知道而故意违法;如果企业不履行义务产品出厂不经检验,可推定其应当知道,推定其违法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5-2 11:22
本帖最后由 简岩 于 2013-5-2 11:27 编辑

质检总局在实施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的解释是:
不合格产品是指产品质量不符合《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的产品。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是指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作为或者充当合格产品。

这里的冒充指:作为和充当,既包括了主管故意,也包括了过失。

但按照常人的一般性理解,“冒充”无疑就是一种主观的故意!
刑事处罚中,除严重的过失犯罪外,构成犯罪的一般要件,既要有主观故意,还要有危害后果。
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的基本原则,应当是统一的。

个人认为,应当以主观故意来解释“冒充”的行为,而将过失造成的不合格问题,归入另外的法律条款进行规范和处罚。
产品不合格,不一定都要进行行政处罚。
只要没有主观故意的,也不是强制性标准条文规范的,质量不合格或存在瑕疵的,仅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就可以了。
不符合强制性标准条文的,以及因严重过失造成大批量不合格的,或造成了损失及不良后果的,再承担行政责任。

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不符合标准的不合格产品,简直太多、太多了,只要不合格都一律都给予行政处罚,根本不可能,实践中也根本行不通。

而如果很多应当处罚的违法行为,都得不到行政处罚,就势必会造成监管部门失职的问题。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只要不合格都去管都去处罚,需要耗费极大、极大的行政资源,需要很多很多的人力,就需要给监管部门配备很多很多的执法监管人员,这又是根本不可能的。

政府应当去管较为重要的事情,而不是什么都去管,直接管那些既管不了、又管不好的事情。
能交给市场的应当由市场去调节。能由民事责任解决的问题,不必都要用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去解决。

只要产品不合格,就认定是“冒充”,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个人认为都是站不住脚的。
即使产品部合格需要承担行政责任,也应该用另外的条文给予规范和处罚,用“冒充”来定性,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作者: 榆树钱    时间: 2013-5-2 15:40
质检总局实施产品质量法的意见:
五、关于销售者销售法律禁止销售的产品的法律适用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五条规定,销售者
销售法律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
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职责范围依法从轻或者减轻处罚。销售者销售
上述产品不能提供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法律禁止销售
的产品,不能说明或者不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应当按照职责范
围严格依法予以处罚。
从这个意见可以看出,销售者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处罚,只不过提供不知道的证据才从轻处罚。

作者: wcpcs    时间: 2013-5-2 16:20
不是不合格产品不能出厂销售,而是不合格的产品不得故意冒充、伪装成合格产品出厂销售。对每个生产企业都可能有不合格品产生,这是正常的,法律不加以规范;对以不合格冒充合格的,法律则加以规范,因为这种行为会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5 22:11
                                       浅议行政责任的责任条件  
  首先感谢大家的参与。
  就此其实想和大家探讨关于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问题,个人认为执法实践对于违法行为的查处,很多案子执法人员只知处罚不问行为人故意或过失,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行政处罚怎么轻微,均应体现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归责性之理念。选定这个辩论主题主要是考虑到实践对于此类案件(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最为普遍,更重要的是想以此扩展开和大家探讨行政处罚中责任要件(意指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是否要求有(主观)过错(或者说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是否要求有过错),这才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重要问题。首先还是从解决本贴辩题的疑问开始,然后再做进一步探讨这个重要问题,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拍砖。
   一关于“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要件
  1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一下——什么是过错?,汉语词典定义是:名词,过失、错误,但我们不能局限于这个定义,因为过错不是一个普通名词,而是专业法律用语,有其法律更深层面的含义,一般来说是指一种主观心态,包括故意或过失。
  对于过错理论,刑法理论发展较为发达,简单借鉴学习一下:
  什么是故意?我翻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有2个定义,1是做副词2是名词,名词的定义和我在张明楷的《刑法学》第二版的定义几乎是一样的——“法律上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造成侵害他人或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这个定义我认为是根据刑法14条第一款作出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是故意犯罪“,这里刑法理论把故意(和过失)的构成都分为两部分:认识因素(前述条文粗体部分)和意志因素(黄色文字部分),从而又把故意分为直接故意(明知+希望)和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
   什么是过失?刑法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这里只简单说一下,刑法把过失分疏忽大意过失(应当预见+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过失(已经预见+过于自信)。
    所以从故意或过失的构成(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来说,本贴沙发说的“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还并不是主观要件(故意或过失),而只是属于认识因素,要结合意志因素(个人理解认识后的心态选择)来综合判定属于哪种过错。
  2关于这个具体辩题,我个人觉得只需对“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进行文义解释(或理解)即可,关键是如何理解“冒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此定义是:动词,假的充当真的,从此文义,凭一般语感不难判断(动词)行为人是主观故意,但实践仍然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也存在”过失冒充”的,我认为这是违背基本文义解释的,为明辨此分歧,在此我借鉴上述过错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角度,我认为可将上述冒充的定义可解构为2部分:1明知是假的(认识因素),2将假的充当真的。由此可理解冒充的文义是指行为人有主观故意的。
   二对于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否要求有(主观)过错,这个很重要的问题行政立法并未如民法、刑法有具体规定和理论,如传统侵权法理论有无过错即无责任的基本原则,刑法有严谨的过错理论等,从行政处罚的理论发展历史来看,早期行政处罚是不以故意或过失为责任条件,后来所要求责任条件愈来愈严格,晚近各国(地区)之立法例已经几乎与刑事罚之责任条件相一致,先1925年奥地利行政法公布,确定了“无责任及无行政罚”等行政罚上确定不移之原则,该法第5条第一项规定:“于行政法规无关于责任条件之特别规定时,过失行为已足为处罚之理由,仅系违反禁止或作为命令之行为,而无须以引起损害或危险作为违反行政义务之构成要件者,如行为人不能证明其无法避免行政法规之违反,应认为有过失”,依据此规定,行政罚之责任形态有三:故意,过失和推定责任。关于故意、过失的含义,在解释上与刑法之故意过失并不同,而所谓推定责任,实为奥地利所独创,其从立法技术上将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行政法上目的实现和公共秩序之维护,只是与严格的人权保障要求并不一致。(见台湾吴庚《行政罚理论与实用》298-299,该书看实践台湾”司法院“的相关解释和上述规定相同,只是文字表述有所差别而已,个人认为台湾与大陆同属大陆法系,但大陆比台湾相比无论民法还是行政法要落后很多)
借鉴上述规定,结合我们执法实务,可综合做三点分析:
  1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之责任条件没有特别规定的,虽不是故意,仍然必须以过失作为责任条件,如本辩题讨论的产品质量法50条规定的”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就是对责任条件的特别规定,即必须当事人是故意;而49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之规定(51条,52条等)从文义看,就没有对此违法行为的责任条件(主观要件)做出规定,如执法实践发现无故意,至少也需要以当事人有过失为责任条件,即如当事人无故意或过失,因无过错,则不可罚.
  2所谓“仅系违反禁止或作为命令之行为,而无须以引起损害或危险作为违反行政义务之构成要件者”,学理上称为i“不服从犯”,仅限于轻微违反行政法规义务的行为。这类规制的违法行为在食品安全法中有较多规定,如87条规定:(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等等。这些行为的违反无须有具体损害或危险作为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对于罚款,除警告外还需先责令改正,也可见其轻微性)。
  3所谓“如行为人不能证明其无法避免行政法规之违反,应认为有过失”,实质是对于上述2(不服从犯)的举证责任规定,是一种“推定责任”,如执法实践依据食品安全法发现当事人”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那么就可推定当事人有过失,除非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没有过失,这实际是举证责任倒置了。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6 00:21
稍微修该=改一下,比上有增补。
                                浅议行政责任的责任条件   关于行政责任的主观要件问题,个人认为执法实践对于违法行为的查处,很多案子执法人员只知处罚不问行为人故意或过失,是有问题的,因为无论行政处罚怎么轻微,均应体现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归责性之理念。如实践对于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定性处理的案件最为普遍,实践对此有不同看法,对行为人的主观方面,有主张故意说的,有主张过失论的等等,这里想就此展开行政责任的责任要件探讨,欢迎大家拍砖。
   一关于“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要件  1首先我们还是要理解一下——什么是过错?,汉语词典定义是:名词,过失、错误,但我们不能局限于这个定义,因为过错不是一个普通名词,而是专业法律用语,有其法律更深层面的含义,一般来说是指一种主观心态,包括故意或过失。
  对于过错理论,刑法理论发展较为发达,简单借鉴学习一下:
  什么是故意?我翻现代汉语词典对此有2个定义,1是做副词2是名词,名词的定义和我在张明楷的《刑法学》第二版的定义几乎是一样的——“法律上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行为会造成侵害他人或社会的后果,仍然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的心理,这个定义我认为是根据刑法14条第一款作出的——”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是故意犯罪“,这里刑法理论把故意(和过失)的构成都分为两部分:认识因素(明知····后果)和意志因素(希望或放任···结果发生),从而又把故意分为直接故意(明知+希望)和间接故意(明知可能+放任).
   什么是过失?刑法15条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这里只简单说一下,刑法把过失区分疏忽大意过失(应当预见+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过失(已经预见+过于自信)。
    所以从故意或过失的构成(认识因素+意志因素)来说,有人主张该类案件主观要件是“行为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这其实还并不是主观要件(故意或过失),而只是属于认识因素,要结合意志因素(个人理解认识后的心态选择)来综合判定属于哪种过错。
  2我个人觉得关键对“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进行文义解释(或理解)即可,核心在于如何理解“冒充”,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对此定义是:动词,假的充当真的,从此文义,凭一般语感不难判断(动词)行为人是主观故意,但实践仍然对此有不同看法,有的认为也存在”过失冒充”的,我认为这是违背基本文义解释的,为明辨此分歧,在此我借鉴上述过错包括认识因素和意志因素的角度,我认为可将上述冒充的定义可解构为2部分:1明知是假的(认识因素),2将假的充当真的。由此也可理解冒充的文义是指行为人有主观故意的。
   二对于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是否要求有(主观)过错,这个很重要的问题行政立法并未如民法、刑法有具体规定和理论,如传统侵权法理论有无过错即无责任的基本原则,刑法有严谨的过错理论等,从行政处罚的理论发展历史来看,早期行政处罚是不以故意或过失为责任条件,后来所要求责任条件愈来愈严格,晚近各国(地区)之立法例已经几乎与刑事罚之责任条件相一致,先1925年奥地利行政法公布,确定了“无责任及无行政罚”等行政罚上确定不移之原则,该法第5条第一项规定:“于行政法规无关于责任条件之特别规定时,过失行为已足为处罚之理由,仅系违反禁止或作为命令之行为,而无须以引起损害或危险作为违反行政义务之构成要件者,如行为人不能证明其无法避免行政法规之违反,应认为有过失”,此规定笔者认为可称为行政罚过错规则(以下简称过错规则)依据此规定,行政罚之责任形态有三:故意,过失和推定责任。关于故意、过失的含义,在解释上与刑法之故意过失并不同,而所谓推定责任,实为奥地利所独创,其从立法技术上将举证责任倒置,有利于行政法上目的实现和公共秩序之维护,只是与严格的人权保障要求并不一致。(见台湾吴庚《行政罚理论与实用》298-299,该书看实践台湾”司法院“的相关解释和上述规定相同,只是文字表述有所差别而已,个人认为台湾与大陆同属大陆法系,但大陆比台湾相比无论民法还是行政法要落后很多)
对于上述过错规则,结合我们执法实务,可综合做三点分析:
  1行政法规对行政处罚之责任条件没有特别规定的,虽不是故意,仍然必须以过失作为责任条件,如本辩题讨论的产品质量法50条规定的”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就是对责任条件的特别规定,即必须当事人是故意;而49条“生产销售不符合强制性标准产品”之规定(51条,52条等)从文义看,就没有对此违法行为的责任条件(主观要件)做出规定,如执法实践发现无故意,至少也需要以当事人有过失为责任条件,即如当事人无故意或过失,因无过错,则不可罚.
  2所谓“仅系违反禁止或作为命令之行为,而无须以引起损害或危险作为违反行政义务之构成要件者”,学理上称为i“不服从犯”,仅限于轻微违反行政法规义务的行为。这类规制的违法行为在食品安全法中有较多规定,如87条规定:(一)未对采购的食品原料和生产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行检验;(二)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出厂检验记录制度;等等。这些行为的违反无须有具体损害或危险作为违法行为构成要件(对于罚款,除警告外还需先责令改正,也可见其轻微性)。
  3所谓“如行为人不能证明其无法避免行政法规之违反,应认为有过失”,实质是对于上述2(不服从犯)的举证责任规定,是一种“推定责任”,如执法实践依据食品安全法发现当事人”未建立并遵守查验记录制度“,那么就可推定当事人有过失,除非当事人有证据证明没有过失,这实际是举证责任倒置了。
  总之,个人认为无过错即无责任应是行政处罚应当遵守的一个基本原则(或理念),无论是法理价值还是逻辑建构,上述过错规则都具备相当合理性,但过错责任原则可能也非绝对,对此笔者注意到实践立法的一个规定——产品质量法55“ 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有充分证据证明其不知道该产品为禁止销售的产品并如实说明其进货来源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此有人做出结论认为——对于销售者的一些违法行为,销售者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都要处罚,只不过提供不知道的证据才从轻处罚。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不容置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类似于侵权严格责任规定,属于一种行政法责任上的严格责任,即对于——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这些违法行为,不问故意或过失,也不是推定过失,而是只要有客观有违法行为即可罚,但这里引申一个问题——对于销售者实施严格责任,生产者不实施严格责任,难道销售者的责任比生产者的责任更重吗?
   如果答案是YES,明显这样的责任分配对销售者不公平,如果你说不是,那又怎么来看待销售者有严格责任而生产者没有呢?
   或许是笔者分析的这个销售者的严格责任根本是荒谬不能成立的还是另有合理的解释呢?
   对此,个人认为:
   1从55条看销售者的认识因素是“不知道”,根本不符合前述“故意”或“过失”的认识因素;另外55条的表述看也不属于上述过错规则中所说的“不服从犯”,因此该条销售者主观心理可排除故意、过失和推定过失,我想除了称之为特别规定的“严格责任”,没有更好的表述。
   2立法不可能对销售者的责任比生产者更重,那么怎么来理解这个销售者的严格责任呢(生产者却不是严格责任)?个人认为一种合理的解释还是要回到55条前段表述“销售者销售本法第四十九条至第五十三条规定禁止销售的产品···”,这里我认为立法本意如果仅仅关注产品本身,是个什么结果呢?举例来说,如生产者生产不合格品,是因为检验设备出现不可意料的原因,生产者没有故意或过失,这对生产者不构成行政罚的责任,责令企业改正或召回即可,而如果该批不合格品到了销售商责任,销售者如果确实是不知知道产品有问题,依据55条严格责任,必须对销售者进行处罚(虽然可从轻或减轻),同样的不合格产品,生产者那里没有责任,销售者有责任,这明显不符合常理。
   所以我认为对该段表述从立法目的是销售者的责任应当建立在生产者已经构成违法责任为前提的基础上,只有这个结论成立,销售者的责任才不是说比生产者责任更重。
    说了那么多,感觉在自言自语,不行,大家得拍拍砖,拍砖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呵呵。
作者: zswx    时间: 2013-5-6 06:41
弱弱的问神马是默示担保?神马是明示担保?合同法、消法又是肿么规定的?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5-6 09:57
本帖最后由 简岩 于 2013-5-6 09:58 编辑

对于销售者实施严格责任,生产者不实施严格责任,难道销售者的责任比生产者的责任更重吗?

从目前质检工作的许多法律法规中,确实是这样的!

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条例中,生产无证产品,按货值金额的1至3倍予以处罚,而销售或经营活动中使用无证产品的,则一律给予5至20万元的罚款,这样就会出现如下的情形:当货值金额数额相对较小的情况下,对生产者的罚款额会远远低于销售者或经营中使用无证产品的罚款数额

再比如,对强制认证的3C产品,产品不认证的,不论是生产、销售、还是经营活动中使用,不分情节一律给予5至20万元的严厉处罚,但对处罚后的产品应做如何处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销售者、经营者的责任就远远大于生产者的责任。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5-6 10:00
本帖最后由 简岩 于 2013-5-6 10:09 编辑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6 00:21
稍微修该=改一下,比上有增补。
                                浅议行政责任的责任条件   关于行政责任 ...


非常赞同,建议进一步整理后,配一些案例分析,投稿到《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和总局《质检内参》发表,并寄到总局法规司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共专家做立法参考。

立法指导思想不当,就很可能导致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阶段式执法。乃至出现所谓“有法无法”(有法律而无办法解决问题)、“无法有法”(无法律而有办法解决问题)。
作者: zong2007    时间: 2013-5-6 10:07
现在还讨论这个问题,有点
多年前就发过文,现在再发一下。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生产者必须在产品上附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生产者不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提供质量检验合格或者不经检验即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可以推定生产者对产品质量合格与否处于放任的心理状态,属于间接故意。如果生产者对产品检测后明知不合格仍出具质量合格证明,则生产者属于直接故意。
因此,行政执法部门在办理生产、销售“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行政案件中,不需要收集证据判定生产者有无“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主观故意。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5-6 10:13
zong2007 发表于 2013-5-6 10:07
现在还讨论这个问题,有点
多年前就发过文,现在再发一下。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生产者 ...


这里讨论的不是生产者产品不合格(在没有故意的)情况下,能不能处罚这个问题!
而是怎样理解“冒充”的含义!
不是说有没有具体的规定,而是讲“法理”。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6 11:19
本帖最后由 mengzhilang 于 2013-5-6 13:19 编辑
zong2007 发表于 2013-5-6 10:07
现在还讨论这个问题,有点
多年前就发过文,现在再发一下。
《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明确要求生产者 ...

    仔细分析了一下你的观点,你对生产者不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提供质量检验合格或者不经检验即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推定有间接故意,及如果明知不合格仍然出具合格证明,属直接故意。这同意这2个推定,但你的这2个推定和你做出的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中不需要收集故意证据材料的结论,有点自相矛盾
  因为你在推定间接故意时,就已经有事实前提,即“生产者不按照法律规定的要求提供质量检验合格”或者“不经检验即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而推定直接故意时,你的事实前提也是“如果明知不合格仍然出具合格证明”,这些事实都是需要收集证据来支持的。当你已经收集了如你所述的”不经检验即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如果明知不合格仍然出具合格证明”等已经证明故意的证据材料后,当然就没有必要”再“去重复收集证据判定生产者有无“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主观故意了。

作者: zong2007    时间: 2013-5-6 13:56
当然,就具体案卷来说相关证据还是需要的,但这里仅讨论责任条件。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6 14:11
简岩 发表于 2013-5-6 10:00
非常赞同,建议进一步整理后,配一些案例分析,投稿到《中国质量技术监督》杂志和总局《质检内参》发表 ...

   多谢你的建议,有时间的话我考虑一下。
   关于你说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当导致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阶段式执法。。。“,想和你聊一下个人观点:
1你说的实践执法出现的问题根本原因还不在立法原因上,说具体点和我们实行的目标绩效考核有关,罚没任务没有完成一票否决制,这杀伤力很大的,法律也挡不住,呵呵。
  2就我们系统的立法来说,你说的立法指导思想不当的情况我认为也确实有,如认证认可条例,5-20万的处罚幅度,说的不好点是帮认证机构创收啊,但另外更重要的问题立法与实践执法冲突问题,也可能包括如你说的有时出现“有法无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如果开始立法没有解决好,就应该结合实践存在的情况发挥部门“行政解释”的作用或重新修订条款来解决,但从实践来说,我不知道可能基于我获得信息不完全,而导致我的判断错误——个人感觉立法或行政解释的补充作用没有很好的指导实践执法,很多地方都可能因为对法律理解不同导致存在同案不同判的情况。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6 15:22
zong2007 发表于 2013-5-6 13:56
当然,就具体案卷来说相关证据还是需要的,但这里仅讨论责任条件。

“不合格冒充合格”的责任条件就是“故意”啊,当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作者: 安监股    时间: 2013-5-10 10:37
我很难受 发表于 2013-5-1 18:43
只要把不合格产品按照合格产品的价格出售,就是一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因为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检测合格 ...

同意该观点!产品必须检验合格才能标注合格证明,方可出厂销售。
日常查处的案件中,导致产品不合格主要原因有:
1、一些生产单位明知原料不合格,仍使用该原料生产产品。
2、在生产中,未按产品标准要求,对产品生产工艺、环境、程序、要求进行把关,造成产品质量不合格,生产厂家不经检验,一律标示合格产品。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0 15:45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6 15:22
“不合格冒充合格”的责任条件就是“故意”啊,当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质量法第50条是怎么说的,有没提到故意二字?法无明文不得随意添加附属条件。如果需要是故意行为,没有一个企业承认自己是故意违法的。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0 15:51
本帖最后由 我很难受 于 2013-5-10 15:58 编辑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6 15:22
“不合格冒充合格”的责任条件就是“故意”啊,当然包括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


企业只要将产品出厂销售(没有注明为不合格品),那就说明已经确认该产品是合格的,而且价格也是按合格品卖出的,而实际上该产品并不合格(如果他有出厂检测报告证明是合格品,而且报告数据准确,那不合格品也就不存在,案子就不成立,何来该问题)。一个出售的产品不合格厂家会不知道?这厂家是否按照质量法的要求:产品质量应当检验合格。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13 06:56
本帖最后由 mengzhilang 于 2013-5-13 10:36 编辑
我很难受 发表于 2013-5-10 15:45
质量法第50条是怎么说的,有没提到故意二字?法无明文不得随意添加附属条件。如果需要是故意行为,没有一 ...


    50条的字义里如以假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等都包含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含义,你的理解有问题,不是条文里要加”故意“才是有故意,法律语言要求精炼、准确和逻辑严谨,如果文义里已经有故意的含义,就没有必要加”故意“的表述,这不是你所说的”法无明文不得随意添加附属条件“,而是你对词义的理解有误解。
   如刑法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该罪要求主观故意,但从该条文表述你也看不到如故意杀人罪条文里,有”故意“的表述,但你要注意理解该条文中“侵吞、窃取、骗取”的词义,这些词语中就包含了行为人有故意的含义在里面。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3 23:34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13 06:56
50条的字义里如以假充真,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等都包含行为人主观故意的含义,你的理解有问题,不是 ...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
你觉得这事有不是故意的吗?只有做对自己不利或者无利的事才会有非故意。杀人可以有过失致人死亡,但你见过骗人钱财是过失的吗?法律正是由于他很严谨,所以才没有规定:非故意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条文,因为非故意不存在(厂家会说它不知道该产品是不合格产品,所以当成合格产品出售了,那我问一句,你不知道你的产品合不合格你就能把他卖给消费者,这也是违法的)。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14 00:08
我很难受 发表于 2013-5-13 23:34
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
你觉得这事有不是故意的吗?只有做对自己不利或者 ...

晕,或许我理解有问题,真不懂你要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分1,2,3。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4 09:35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14 00:08
晕,或许我理解有问题,真不懂你要说明什么问题,建议分1,2,3。

我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都是故意的,不用再证明违法者有无故意。其实冒充就是一个欺骗行为,不存在无意的过失伤害。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14 16:02
标题: RE: 法理辩论第2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条件
我很难受 发表于 2013-5-14 09:35
我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都是故意的,不用再证明违法者有无故意。其实冒充就是 ...

“任何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都是故意”这我持同样的观点,因为从对“冒充”的文义理解,实施“冒充”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如能够证明是“冒充”,当然不必再需证明有故意,但前提是“冒充”要先被证明,你不会认为只要企业标注合格的产品经检不合格,不需要其他任何证据就认定企业是“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吧?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5-14 16:04
标题: RE: 法理辩论第2期:“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的责任条件
我很难受 发表于 2013-5-14 09:35
我的意思简言之就是:一切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都是故意的,不用再证明违法者有无故意。其实冒充就是 ...

“任何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都是故意”这我持同样的观点,因为从对“冒充”的文义理解,实施“冒充”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是故意,即如能够证明是“冒充”,当然不必再需证明有故意,但前提是“冒充”要先被证明,你不会认为只要企业标注合格的产品经检不合格,不需要其他任何证据就认定企业是“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吧?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4 19:12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14 16:02
“任何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都是故意”这我持同样的观点,因为从对“冒充”的文义理解,实施“冒充”行为人 ...

企业出售的产品应当检验合格,这是质量法规定的,所以他销售的的产品默认是合格的。不合格的应该注明是残次品,产品质量何不合格企业必须知道,不知道(或者未经检验)就不能拿出去按合格产品卖。企业会狡辩说他不知道产品不合格,那他在不知道质量是否合格的情况下凭啥按合格品出售,说明你当时确认这是合格品(现在狡辩说不能确认,而不能确认却按确认来出售构成了冒充,无论如何狡辩都自相矛盾),否则就是欺诈。此事的关键是按合格产品出售了,而事实上却不是合格产品,他如果不知道就不应该出售,知道了出售更是明目张胆。
作者: 我很难受    时间: 2013-5-14 19:16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5-14 16:04
“任何以不合格冒充合格品都是故意”这我持同样的观点,因为从对“冒充”的文义理解,实施“冒充”行为人 ...

冒充是一种行为,只要他把不合格产品当成合格产品出售了,就构成了冒充。如何确定是按合格产品出售的,查一下他的销售发票是否价格低于合格产品就行了。如果低于合格品价格,那还真不能算是冒充,因为没有从中获利。低质低价,尽管不提倡,但不能罚款。
作者: hbdd    时间: 2013-5-30 22:09
想请教一下:如果企业生产建筑模板,国家标准是推荐性的。现在抽检不合格。企业没有明示合格或者不合格,就这样出厂了,这样的情况可否说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作者: zp198211    时间: 2013-6-9 10:09
以不合格品冒充合格品属于严重质量不合格!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7-5 11:03
简岩 发表于 2013-5-6 09:57
对于销售者实施严格责任,生产者不实施严格责任,难道销售者的责任比生产者的责任更重吗?

从目前质检工 ...


仔细想想,质量法中销售者的归责原则应该是过错原则而不是严格的无过错的原则,55条条文虽表述“不知道···”,但如果这种不知道的前提情况,销售者已经尽到了注意义务,那么销售者的违法责任是不成立的,因此这个“不知道”其实是由于未尽注意义务下的过失造成的。否则这个质量法违法行为的归责体系就不合理了。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7-5 17:06
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实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解释,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作为或充当合格产品,就是“冒充”!
从这个意见得出的结论是:
只要是以合格品的名义生产的、出厂的、销售的产品,经检验质量不合格,不论是有主观故意还是存在失误过失,不论是单件产品还是批量产品,统统都是“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必须没收产品和违法所得,并给予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罚款!
据初步估计,发生个别产品(商品)质量不合格问题的现象,在99%以上的生产和销售企业都是存在的,也就是说,质检和工商部门应该对全国99%的生产企业和销售者进行处罚!其罚款金额应该每天都应超过几百、几千亿元!
不处罚和查处,就是质检工商部门失职渎职,因为涉及不合格产品(商品)的货值金额巨大,99%的质监和工商部门执法人员,都可能构成失职渎职犯罪。
这个观点在司法界和社会会被普遍认同吗?。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7-5 21:54
简岩 发表于 2013-7-5 17:06
国家质检总局在《关于实施产品质量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解释,以质量不合格的产品作为或充当合格产品,就是 ...

对于不合格产品不论是否故意过失一律处罚的确是实践普遍现象,这主要和行政违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如民法和刑法发展完善,对于主观过错应该作为行政违法责任的归责原则被忽视了,但行政法本身也有其复杂性,如以过错原则作为行政违法归责原则,由于行政机关负举证责任,但对行为人主观过错行政机关很难取证或者说将过错举证责任由行政机关承担有悖行政执法效率,因此个人认为行政违法的归责原则和刑法不同,刑法归责以故意为常态,过失为例外,行政违法责任应当以过失推定为常态(无明文规定的推定过失为归责原则),故意为例外(即有明文规定的)。
作者: 简岩    时间: 2013-7-6 14:16
mengzhilang 发表于 2013-7-5 21:54
对于不合格产品不论是否故意过失一律处罚的确是实践普遍现象,这主要和行政违法责任的归责原则不如民法和 ...

致谢指导!
作者: 弓马娴熟2010    时间: 2013-7-11 12:06
这是产品责任的规则原则;产品质量责任的规则原则。楼主的事后一个规则原则。
作者: 天蝎贝勒    时间: 2013-7-19 17:00
都是大神啊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3-7-20 23:40
弓马娴熟2010 发表于 2013-7-11 12:06
这是产品责任的规则原则;产品质量责任的规则原则。楼主的事后一个规则原则。

???不知何意?
作者: jain    时间: 2013-7-27 10:13
再比如,对强制认证的3C产品,产品不认证的,不论是生产、销售、还是经营活动中使用,不分情节一律给予5至20万元的严厉处罚,但对处罚后的产品应做如何处理,却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在这种情况下,销售者、经营者的责任就远远大于生产者的责任。

强制性认证产品销售才能处罚
作者: haq1199    时间: 2014-4-7 00:10

本帖最后由 我很难受 于 2013-5-1 18:45 编辑


只要把不合格产品按照合格产品的价格出售,就是一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因为质量法规定产品必须检测合格才能出售
作者: mlm001    时间: 2014-4-7 12:32
haq1199 发表于 2014-4-7 00:10
本帖最后由 我很难受 于 2013-5-1 18:45 编辑

这个站不住脚的,企业检测合格了并不代表产品就真正合格了,企业自检合格照样可以被抽不合格,所以不能简单地全归于一类,实际情况千变万化,我们执法者要充分予以考虑。我们实际执法过程中必须有充分证据证明生产者知道或应当知道产品不合格仍然出售了,才可以构成冒充的行为。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4-4-7 18:36
mlm001 发表于 2014-4-7 12:32
这个站不住脚的,企业检测合格了并不代表产品就真正合格了,企业自检合格照样可以被抽不合格,所以不能简 ...


作者: 亢龙有悔    时间: 2014-6-12 10:02
出厂是批次检验,不管再怎么好的企业,都不可能做到100%。“冒充”用在不合格产品上是有点问题。除非老板知道不合格还销售出去。
作者: aqsiq_sy4261545    时间: 2014-7-7 15:42
1、产品只要出厂销售,就视为合格产品,不论是主观故意还是过失,都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2、产品质量合格与否是经过检验得到的结果,产品在抽样时所执行的标准和等级,以及是否为合格品,在抽样单上都有记载,只要企业主签署意见,没有异议,被检产品就是合格品,检验不合格就可以定性为“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
3、故意与过失只是在行政处罚时自由裁量时考虑的情节。
作者: 糊涂小子    时间: 2015-5-6 17:03
  我认为构成该责任的要件是:产品出厂销售并有合格证明,而被监督部门抽样送法定技术机构检验被判定为该批产品不合格的!
作者: 中东    时间: 2015-6-24 10:51
故意重罚,过失视情节轻重处罚
作者: 中东    时间: 2015-6-24 10:52
主观故意行为,达到一定的案值要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作者: mengzhilang    时间: 2015-6-26 11:03
中东 发表于 2015-6-24 10:52
主观故意行为,达到一定的案值要移送司法部门处理。

是的,要移送。
作者: 昆仑雪菊    时间: 2016-3-1 07:05
行政处罚需要同时满足合法,合理,合情三原则,大家讨论只局限在合法层面,只要把合理,合情考虑进去就行了,这些属于自由裁量权问题,不是法理的问题吧,赞成48楼观点。




欢迎光临 质量热讯社区 (http://bbs.cnqol.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