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878|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时代计量新动向 钟新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8-7-6 04:2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自阿帕网问世,万维网诞生以及中国正式接入万维网以来,短短几十年的时间,互联网已风靡全球,互联网正在迅速改变世界,改变中国。人们现在已不再仅仅满足于将互联网当作工具、当作手段,进行初级互联网信息消费和购物,而是正在将互联网当作基础设施,当作创新要素,当作新经济形态,通过互联网的聚集、融合、优化等优势,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互联网正在引发各领域的深刻变革。


互联网时代计量新动向   钟新明
   


  1.新技术倍出

  迄今为止,我国计量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原始阶段,以经验和权力为主,利用人、动物或自然物为计量基准的阶段,即“人说了算”;经典阶段,以宏观现象与人工实物为科学基础的阶段,即“物说了算”;现代阶段,以量子理论为基础,由宏观实物基准过渡到微观量子基准的阶段,即“原子说了算”。再现代阶段,以宇宙中恒定不变的量或基本物理常数为基础,重新定义国际计量单位,通过采用量子基准,大幅度提高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即“常数说了算”。互联网时代的悄然来临,又在推动计量技术的进一步加速发展,比如沿用已久的多级量值传递正在被零级量值传递所取代,即通过量子基准与互联网技术的有机结合,推动前沿测量能力的提升,使量值传递链条更短、速度更快、测量结果更准、更稳,实现先进计量技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这就是所谓的量值传递扁平化;以往的实验室检定/校准技术,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现场检定/校准技术、在线检定/校准技术已逐渐成为常态;特别是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检定/校准技术也已付诸实施,不再是纸上谈兵,也不再是个案;特别是后互联网时代,即物联网的迅速崛起,正在催生以传感器智能化、数字化为标志的对传统计量器具进行新一轮的技术革命,以适应智能与互联计量的未来需求。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生计量技术的深刻变革。

  2.新需求求变

  伴随着产业特别是战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计量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崛起,愈来愈多的市场计量新需求正在对传统的计量供给发起挑战。比如,市场不再仅仅满足于单机式计量器具的供给,转而更加关注综合、系统、平台等集合式计量装置的供给;不再仅仅满足于计量器具的单纯接收、显示功能的供给,转而更加关注具有接收、控制、处理、分析、计算等系统计量功能的供给;不再仅仅满足于单参数测量的供给,转而更加关注系统综合特征参数测量的供给;不再仅仅满足于集中测量的供给,转而更加关注异地分散测量的供给;不再仅仅满足于实体测量的供给,转而更加关注虚拟测量、智能测量的供给等,这些新需求正在呈爆发式的趋势增长。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在催生市场计量新需求的深刻变革。

  3.新概念萌发

  由于计量新技术的倍出,计量新需求的涌现,正在或者将要催生传统计量基本概念内涵的外延。比如计量器具不一定再仅仅定义为测量装置、测量系统或者实物量具,它可能还要外延至包括模块化硬件、测量软件、计算机算法等虚拟计量仪器;计量检定的对象也不一定再仅仅限于装置、系统或者量具,可能还包括硬件、软件、算法等虚拟计量仪器;甚至量值传递可能还应包括算法传递,或者换句话说,计算机算法也应溯源;而且由于数字时代的到来,现在已有人提出在传统单位制基本量的基础上,应当增加数字1作为基本量、增加比特作为基本量,诸如软件即为仪器,算法也要溯源,数字化时代也需要基本量等,都不排除为互联网时代的计量新动向。
   
互联网时代计量新考验

  1.管理对象的考验

  现行《计量法》的调整对象主要是计量器具,而且还是传统意义上的计量器具,通过传统的量值传递制度,将基准复现的量值逐级传递到工作计量器具,通过计量器具的检定保证被测量值的准确可靠。比如传统巡游出租汽车在用的计价器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进行管理的,实践证明也是管用的,各方也是认可的。但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约出租汽车犹如雨后春笋,比比皆是,正是由于它的亲民而被市场广泛而迅速接纳。但问题是,传统巡游出租汽车靠计价器计程,监管部门依法管理好计价器就可以了。而网约车如何计程,有人说靠GPS,有人说靠电子地图,也有人说靠大地测量,靠经纬度计算等,不一而足,传统看得见摸得着的计量器具一时间被互联网时代下的GPS、算法软件、移动终端平台等系统取代了,依法管理的对象明显发生了变化,正是由于管理对象的悄然变化,才使得原本清晰透明的管理路径突然间变得模糊了。在此背景下,监管部门该如何管?再比如,有消息称,为打破国外对高端计量仪器的垄断封锁而研发的“水下虚拟计量技术”,能在没有可以直接读数的计量设备的情况下,利用传感器采集到的相关参数,编制特定计算机软件,通过计算机的运算获得井下原油流量信息。但问题是,如何对类似传感器加计算机算法的新概念计量器具进行管理,如何保证测量结果准确,如何对类似虚拟测量活动进行调整,这可能已成为当前互联网时代计量与传统计量,虚拟计量与实体计量的现实挑战。

  2.管理政策的考验

  互联网时代计量新技术倍出,新需求多元,很多计量活动已突破了现行法规政策的调整,大都在法规政策不具备的条件下,应运而生,比如远程检定/校准活动的出现,比如网约车的出现,比如虚拟计量的出现,比如量值传递扁平化的出现,比如包括互联网时代下的量值传递概念内涵的外延、计量器具概念内涵的外延、计量检定概念内涵的外延等,都在挑战着现行的计量法规政策。当然,它们并非故意而为之,只是因为市场有需求,只是因为技术要发展,但又无奈政策、法规、制度的滞后。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不能因为政策、法规、制度的滞后而人为去干预、阻止市场广泛需求的计量活动的存在,应当意识到这就是互联网时代下计量面临的政策环境的新考验。

  3.管理模式的考验

  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政务已风靡全国,快速、高效、多样性、人性化、柔性化已成为新的外部环境下对政府管理服务提出的新要求。行政相对人愈来愈不满意传统意义上的线下管理,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运作方式,愈来愈反感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管理黑洞,强烈要求公开、公正、透明的政府管理新机制,呼吁尽快实施线下管理向线上管理的改革。因此,全面推行网上公共计量管理、公共计量服务,公开政府计量信息资源,公开政府计量办事制度,公开政府计量办事程序,公开政府计量办事时效,合并政府办事部门,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彻底扭转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的局面,大幅度减少制度性交易成本等已迫在眉睫。
   
互联网时代计量新路径

  1.强化互联网思维

  所谓互联网思维是指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大背景下,对市场、用户、产品、企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社会生态进行重新审视的思维方式。具体就计量领域而言,就是要运用互联网的聚集、融合、优化等优势,做优存量,做大增量。一要巧妙利用“计量+互联网”,将现有存量计量资源做优、盘活,使之发挥更大效能。比如,把现有的3000余件计量法规群资源通过与互联网融合,使之渗透到各行各业,让它家喻户晓,植根于整个社会生态,真正发挥效能。把现有的8000余家计量机构群资源通过与互联网融合,让包括计量行政机构和计量技术机构在内的庞大的机构群被社会所知晓,为社会提供服务。把现有的13万余套计量基标准装置群资源与互联网融合,实时展现在国家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各行业一线,以满足他们的现实计量需求。二要巧妙利用“互联网+计量”做大增量,创造计量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比如,通过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全面推动远程检定/校准技术的普及,使得远程、原位控制管理计量器具真正成为可能。通过物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在物联网中植入大量的、多节点的、测量不同参数的、可进行智能测量的传感器,让智能计量成为可能,为智能制造、智能政务、智能生活、智能社会等的早日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2.营造互联网政策环境

  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新的事物出现,计量领域也不例外。如何对待这些新生事物,特别是一些新生事物一时可能还游离在法律之上制度之外的时候,要区别不同情况,宽容对待。正如前面讲到的,比如远程检定/校准活动的出现,比如网约车的出现,比如虚拟计量的出现,比如量值传递扁平化的出现,比如包括互联网时代下的量值传递概念内涵的外延、计量器具概念内涵的外延、计量检定概念内涵的外延等,可能与现行的法规政策等环境并非十分协调,因此,当旧有法规制度与互联网、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形成掣肘时,需要有针对性地松绑,去瓶颈化,要宽容对待互联网时代下出现的计量新业态、新模式、新机制,不妨可以本着先发展,再规范,在发展中规范的原则,为发展留足空间,切勿不分青红皂白,一棒子打死。当然立法也要跟上。

  3.创建互联网工作模式

  未来三十年,谁拥抱互联网,谁就将如虎添翼,谁远离互联网,谁就将寸步难行,特别对于传统行业更是如此。我们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创建全新的互联网工作模式。一要利用互联网加强计量信息化建设。比如法制计量、产业计量、科学计量等信息化建设;二要利用互联网加强计量技术服务能力建设。比如推动远程检定/校准技术的普及;三要利用互联网加强计量行政部门监管方式建设。比如,实施“互联网+”政务,全面推行借助智能与互联计量技术,开展远程监管、动态监管、自动监管;四要利用互联网加强面向公众的信息公开平台建设。公开计量系统监管部门的信息,公开行政相对人的信息,公开市场诚信计量的信息,开展网上投诉、咨询互动等。

  4.推动互联网合作与融合

  互联网时代的计量管理要具有合作、包容和多元精神,要有大计量的胸怀,要容忍多元的市场计量管理主体的存在(事实上,随着国家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去许可化已大势所趋,其结果,必然导致市场计量活动管理主体的多元),传统的一家独大或者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都未必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思维方式要有所改变。政府计量部门依法负有统一监督管理全国计量工作的职能,毋庸置疑。但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涉及公共计量管理、公共计量服务、公共计量政策一定要具备互联精神,提倡管理主体多元,责任分散,机制合作的运作模式。要打破计量信息孤岛,打破计量资源孤岛,尽可能开放政府计量部门数据,推动计量信息共享、计量资源共享,借助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应用微博、微信、二维码、APP等移动终端平台,完善计量治理信息系统,形成全社会共同治理新格局。借助互联网聚集、融合、优化等优势,形成更多低成本、公开透明的合力监管新机制,切实提高监管效能和监管质量。
本文选自《中国计量》杂志¬作者简介: 钟新明,国家质检总局计量司原副司长。1982年毕业于北京理工大学,1990年进入国家技术监督局工作,长期从事计量法律法规研究和法制计量管理工作。从2000年修订《计量法》开始全程参与并直接负责《计量法》的修订工作,主持并参与制定出台了多部计量部门规章和近百件计量规范性文件,发表了多篇关于法制计量的文章,参与编著了《质量标准化计量百科全书》等多部书籍,被计量界称为“计量法规活字典”。

沙发
发表于 2018-7-6 10:30:37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计量的目的是计量的应用,计量无处不在,达到随时可用,人人可用,且“用完即走”,轻量的形态,最高境界就是信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4-25 13:23 , Processed in 0.511730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