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禁鲜令”如期执行负面效应令人深思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6-1 20:4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专家指出,奶农、巴氏奶产业利益将受损害  
 
  禁止液态奶产品包装上出现“鲜”字的乳业“禁鲜令”,自去年10月1日出台以来就一直风波不断。进入5月后,“禁鲜令”可能被取消执行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但6月1日执行大限近在眼前,主管部门至今未发通知,解“禁”斗争又一次折戟沉沙几乎成为确定的事实。
  据了解,相关企业将根据规定在6月1日更换去掉“鲜”字的产品新包装。
  中国奶业协会副理事长王怀宝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关注包装背后的问题,关注‘禁鲜’以后带来的一系列影响。”

  “禁鲜令”6月1日正式执行

  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于去年10月1日起实施,由国家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编写的指导性文件《食品标签国家标准实施指南》同时生效。《指南》明确规定“只要经过任何一种加工处理就失去了生鲜的意义”,这意味着鲜奶的标准术语应该是生鲜奶,即刚刚从奶牛身上挤下的奶。根据这两个文件,我国奶制品的外包装上将不能再使用“鲜牛奶”等名称,而必须使用“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等标准名称。这一规定被乳业界称为“禁鲜令”,甫一出台便引发激烈争议。稍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表示,对于部分标签库存量大的企业,经批准可适当延长使用期限,最终期限不得超过今年的6月1日。
  上月,四川、上海、广州等地的奶业协会再次向主管部门提出了解除“禁鲜令”的呼吁。进入5月,取消“禁鲜令”的传闻活灵活现,有消息表明,从目前情况看,已启用的复原乳标识已经能够区分以生鲜牛奶和奶粉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禁鲜令”遭禁的可能性很大,更称有相关权威部门已给出说法,只执行《通则》,不执行《指南》。
  而记者昨日从国家质检总局宣传处获得的权威信息是,截至目前,总局方面还没有任何关于发放“禁鲜”新通知的消息,也没有任何关于要取消“禁鲜令”的说法。如果没有新的通知发布,就按照之前规定执行。照此看来,“禁鲜令”仍将于6月1日如期执行。
  王怀宝对此表示无奈:“目前执行的复原乳标识已经足够解决鲜奶与还原奶的区分,我不明白,生产原料完全就是新鲜奶的巴氏奶标明鲜奶有什么不妥?怎么按照国际惯例去办事是一个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日前,中国奶业协会理事王丁棉向记者展示了他收集的数十种各国巴氏奶产品包装,上面都有明确的“鲜奶”标签。


  奶农利益将受损害


  “‘禁鲜’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是我们更该关注的问题。”王怀宝不无担忧地指出,这样做对整个中国奶牛养殖业、巴氏奶产业的发展、消费者利益、国民公共营养等的影响,都值得深思。
  王怀宝表示,“禁鲜”之下,受损害的将是广大奶农的利益。取消“鲜” 字标识,只会让新鲜牛奶的身份模糊化,把鲜奶与其他奶混着一样卖。这样一来,会促使逐利的企业更多使用价格便宜的进口奶粉,从而降低奶农的收益,打击奶农的养殖积极性。
  据悉,我国有部分高温灭菌奶企业使用进口奶粉还原液体奶。目前进口奶粉到岸价约为每吨1.5万元,可还原8吨液体奶,而8吨鲜牛奶收购价则在2万元以上,这些企业的利润可想而知。一旦巴氏奶在包装上不能采用“鲜奶”字眼,仅凭“灭菌奶(乳)”和“巴氏杀菌奶(乳)”的标签,消费者极易混淆。若这类企业再次乘虚而入,得益的将是大量的外国奶粉生产商,而受损害的则是无数的奶农。


  巴氏奶企业损失大


  与奶农一样,“禁鲜令”落闸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还有主要从事巴氏奶生产的城市型乳品企业。
  “事实上,一个‘鲜’字之所以能搅起乳业轩然大波,其原因不只是改变标签和包装设计那么简单,这还是一场关系到高温灭菌奶和巴氏消毒奶两大阵营的市场争夺战。”一家地方乳品企业负责人表示。据了解,目前,高温灭菌奶凭借可长期保存和相对廉价的优势占据了中国乳业近70%的市场,各巴氏奶企业只能在“鲜”字上大做文章,苦苦维持一方天地。可以说,高举“鲜”字号的巴氏杀菌奶(乳)是受市场区域局限的城市型乳品企业抵御高温灭菌奶(乳)侵蚀市场的一件法宝。该负责人认为,巴氏奶如果没有了“鲜”字招牌,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号召力将更显不足。“禁鲜令”得以实施,这类企业都将遭受巨大打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10 14:41 , Processed in 0.591149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