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532|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投诉有门,槛高;解决有路,径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4-6-4 02: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转自南方农村报)
  
  2004-06-03 15:30:19   
  
 

  投诉有门,槛高  解决有路,径曲
  ——东莞荔农张生向质监、工商、消委等部门投诉疑是劣质复混肥最终放弃的遭遇
                                  
  1日下午6点多,东莞市工商局办公楼前。
  奔波一天后,果农张生终于弄明白了农资投诉的流程,他对记者说,他决定“放弃对怀疑劣质化肥的投诉”。
  “我买化肥总共花了一千多元,现在光化肥的鉴定费就要九百多。如果鉴定结果证明化肥是劣质的,人家却不赔偿,我再请律师打官司,又要花钱。”张生皱着眉头想了想,抬头说,“听说请律师去一趟法庭都要五百元呢。”
  还有一个让他放弃投诉的重要原因是,那20袋肥料已经让他折腾了一个多月,他不想再浪费时间了。
  老果农怀疑化肥质劣
  4月17日,张生从东莞市篁村供销社某购销点购买了20袋复混肥,包装袋上注明氮磷钾总养分超过40%。把其中12袋施到田里以后,竟然看不到任何效果。他用嘴巴一尝,发现“一点都不咸”,“不像真肥料”,于是赶去销售点交涉,销售点的工作人员却说“肥料质量绝对没有问题”。他又回家把化肥和水按照1:1的比例兑后洒在几棵蔬菜的叶面上做实验,过了几天,蔬菜安然无恙。“我肯定肥料有问题,因为我以前买的质量好的复混肥按1:10的比例兑水洒在菜叶上菜都会被烧死。”种了20多年的荔枝的张生对自己按照常识的判断显得很自信。
  不过,供销社购销点的人还是肯定化肥没有问题,而且是“百分百没有问题”。张生开始气不过,找到市质量技术检验监督局希望能做化肥鉴定。
  摸着了门绕不过鉴定费
  “970多元的鉴定费,20天后才能拿检验结果。”
  东莞市质监局工作人员的话让张生吸了口凉气。“如果需要鉴定,我现在马上就要交900多元钱,我接受不了。”因此张生开始寻求别的解决方式——投诉。
  2日下午,记者和张生一道,到相关机构投诉。
  下午3:00,东莞市质监局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小组办公室投诉中心。
  工作人员耐心地听完了张生的讲述,然后表态:在市场上流通的商品打假一般由工商局来负责,质监局主要是负责鉴定产品,配合工商局的工作。不过,在张生这件事情上,她肯定要先交钱去鉴定——毕竟在科学和经验的判断上,科学还是最准确的。
  走下楼梯,张生开始发牢骚:“这里门槛太高,难道我们买两百元的假化肥也要花九百多元来鉴定吗?一般农民怎么承受得了?”不过,既然工商局是受理部门,他还是满怀信心:“也许工商局会出面做化肥鉴定。”
  下午4:00,工商局大楼。
  张生刚和门口保安说明来意,保安马上说:“去消委会。”
  难道工商局没有负责投诉的部门?等我们终于找到了工商局的经济检查科时,接待我们的工作人员说,这件事,主要是要看张生肥料的鉴定结果——如果鉴定结果表明是伪劣产品,工商局将采取下一步行动。至于鉴定费用,既然张生送检,他肯定要出了。如果鉴定结果产品系假冒伪劣,由经销商或厂方出。如果对方拒绝出这笔钱,“只有通过法律途径了”。
  摸到了门,却绕不过鉴定费,张生要打退堂鼓:“不投诉了,算了,算了,哪都不再去了!”好说歹说,记者终于和张生推搡着上了去消委会的电梯。
  “即使检验出肥料是劣质的,问题也难解决”
  下午5:10,东莞市消委会。
  “你最好和销售者协商一下,我们这里主要是调解纷争,要解决问题最好还是找行政部门或者去法院起诉。”工作人员听完了张生的陈述,很快表态。
  主管的行政部门去过了,无功而返;法院还没有去,按张生的说法,打官司可是件“了不得”的事情。不过,和销售者协商也是不可能的事,自己又没有科学凭据,销售商也已反复声称“化肥质量百分百没问题”。

  “我愿意出钱做鉴定。”张生很快做出了决定。
  “最好的办法还是调解。”消委会的工作人员劝他说,即使鉴定化肥是劣质的,怎么能保证销售商认可你送检的化肥是他们卖的那一批?所以建议你和销售商一起把肥料拿去送检。再说,即使检验出肥料是劣质的,销售商也承认肥料是他卖的,问题也难解决,比如销售商拒绝赔偿怎么办?不是还要通过法院打官司?
  由此看来,农民买了假劣农资只能自认倒霉,徒唤奈何? 张生从口袋里拿出一张皱巴巴的收据:“我有买化肥的发票。”记者拿来一看,那是一张普通的“收款凭证”,不仅抬头没有写顾客姓名、下面没有填“填票人”、“收款人”和“业户名称”,连个印章也没有。更为重要的是,商品名称只写“复混肥”,什么牌子根本就没有涉及。
  张生开始紧张起来,反复地说:“他会承认,我有证人。”
  不过,等他平静下来后,还是肯定地说:“算了,我不投诉了。这件事就这样吧,不再提了。”

  记者观察
  仅仅是鉴定高门槛?(标题)

  辗转两个部门数个举报投诉中心,几乎寻遍所有的非诉讼救济途径,农民张生还是跨不过农资鉴定这道高门槛——一种化肥的鉴定费需要900余元,而一包普通复混化肥的市场价则是88元。
  不可低估农资鉴定高门槛的负面作用。农资鉴定,原本为农资打假维权而设,而今,绝大多数农民出于成本计算,维权行动就极可能止步于农资鉴定的高门槛之前。因此,从某种客观效果来看,起初为维护公正而设的农资鉴定,反而有可能成为制伪售假者的天然保护伞。结局令人啼笑皆非,也发人深思。
  农资鉴定的门槛何以这般高?是现实的障碍,还是体制的弊病?其中有待深究,而记者则从可能的角度,不妨作几个假设。比如,鉴定机构能否可就以下情况作出透明公示:农资鉴定是否一定要消费者送样品(比如有关部门能否根据举报上门收取样品进行检验,而不是仅仅在打假“行动日”才这么做)?是否所有的鉴定都要收费?如果收费,费用由哪几部分构成,检验部门是否可以赢利?另外,有关部门是否可以就鉴定费用进行合理缩减,低到一个既让农民接受、又可防止乱举报的程度呢?至于资金不足,是否可考虑由某些专项资金加以补足?因为,农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应该受到合理合法的关怀。
  而就现状来看,农民自己跨不过农资鉴定这道高门槛,难道就不能绕过去,寻找其他救济途径了?记者认为,此间大可商榷。实际上,像工商、质监等相关行政部门,自身职能中便含有主动监管的应有之义。在农民提供了较为确切的举报线索之后,他们更要加大监管力度,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执法手段。
  然而遗憾的是,记者与农民一道前往相关部门投诉时,所历遭遇却令人失望。各相关部门的投诉点都设在不显眼处;本应由多个部门共同管辖的伪劣农资投诉,各相关部门受理起来却极不主动,甚至连“先接案,再转交其他部门处理”都做不到,能推开的则尽量推开;此外,数个部门对农民几乎一致的说法是:你要自己先出钱进行农资鉴定,我们方能采取行动。寻找行政救济无果之后,农民张生最终发现:看似能够绕过的鉴定高门槛,无论怎么绕也绕不过!
  就事论事。记者认为,在现有的情形之下,有关行政执法部门应该一边就农资鉴定高门槛难题寻找破解之法,一边还要主动出击,在现有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为农民提供多种救济手段。东莞张生难题这一个案,在全省范围内极具典型性,因此,类似难题的破解还有待全省各相关部门的努力。
  文/图 本报记者 闫业伟 胡亚柱
                              
  图:
  张生抓起一把复混肥,说:“送检测要交970多元,这钱足够买半吨肥了。”
沙发
发表于 2004-6-4 03:39:00 | 只看该作者
都有难言之隐
岂是一个记者、一个相关部门所能解决的呢!
硬座
发表于 2004-6-5 05:07: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农民张可以向稽查提供线报,稽查按罚没值给予一定奖励.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16 15:29 , Processed in 0.55853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