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7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阳泉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8 09:30: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城市沿革
    阳泉因“漾泉”而名,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史。东周灵王三年(公元前569年)狄人东迁,白狄的一支仇犹,定居于今阳泉市盂县,并建立仇犹国。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5年)置上艾县,今阳泉市全境当时为其所辖。金兴定年间(1217年—1222年)盂县升为盂州;清雍正二年(1724年)平定升为直隶州,“领寿阳、盂县、平乐 (今昔阳)三县”。1947年5月2日阳泉解放,同年5月4日,阳泉成为中共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
    阳泉位于太行山中段西麓,环渤海经济带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的扇门内,系山西省直辖市,总面积4570平方公里,总人口130余万,辖五个县区。出娘子关向东北可直趋京津,向东可直抵青岛与黄骅港,往南经鲁豫皖可达沪宁杭,是向中西部地区辐射的重要通道及优越区位。娘子关、固关长城闻名天下,无烟煤产量位居全国之首,其平定刻花瓷为中国传统陶瓷中的稀有珍品而誉满神州。此外,在山西历代进士题名录中,境内平定以107名位列第七,盂县以161名而独占鳌头。今日阳泉,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百业勃兴,经济腾飞,曾有“小上海”之美誉。
    魅力阳泉!晋冀门户,三晋要冲。威威焉,倚山而就悠美之地,煌煌然,错落有致锦绣之城。地处黄土高原之东缘,位于太行山中段之西麓,人口逾百三十万,面积达四千五百余平方公里。西依省城太原,东傍河北石家庄,北靠佛教圣地五台山,南邻闻名遐迩之大寨。承东启西,东进西联,交通畅达,区位优越。资源浩浩而富集,唯以无烟煤为最;群山巍巍以作障,漫道关山天地形胜,堪称太行之明珠。
    壮哉阳泉!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悠悠数千年文明青史,载不尽沧桑风云际会;漫漫古道历史长河,淘不完世间兴衰荣辱。远望春秋逝去之征尘,仇犹国①盂城盆地安邦,遗留珍奇文物;沐浴魏唐之雄风,千佛山②儒道佛三教于一体,文明犹存;近睹明清之气象,山川胜景古槐奇石,引来多少骚人墨客,叹为观止!数风流人物,石评梅③平定出世,当为一代才女!赵亨德④投笔从戎,堪称一世枭雄!看今朝风采,阳泉为百团大战纪念地,中共创建第一城。
    美哉阳泉!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然之景观,交相辉映;文物之璀璨,引人入胜。藏山祠⑤,忠义千秋,彰显赵氏孤儿之传奇;娘子关,威名远扬,尤有长城第九关之盛名。深涧飞瀑,恰似银河挂壁;关山晓月,自以景物天成。狮子山头⑥,奇峰兀立,烟凝雾笼;药林寺上,松涛涌动,风物苍劲;民间迓鼓⑦,鼓点雄浑,舞姿古朴;剪纸陶艺,流光溢彩,巧夺天工。曾为革命圣地,创立不凡丰功伟绩,昭示未来;是以先驱忠勇,抛洒多少英烈鲜血,后继前赴。美丽之翠枫山⑧,层林尽染,集休闲娱乐于一体;神奇之龙海山⑨,别具特色,傍自然风情以共永。苍茫大地,养育多少英雄豪杰!崇山峻岭,掩映多少义士雄才!喝不完家乡甘甜水,抒不尽故土依惜情,痴痴炎黄儿女,拳拳报国之心,忠诚奉献,壮志凌云。
    盛哉阳泉!依山傍势,显山露水。钟灵毓秀,福荫一方水土;山川沛盈,造福万代子孙。优越之资源禀赋,蕴藏多少丰富矿产;发达之交通通讯,集散多少城乡村镇。工业基础之雄厚,为世人所慨叹;公用设施之完善,乃地方之造福。山城美景靓丽,人与自然和谐相伴,宜居之城;文化底蕴厚重,古与今朝相得益彰,特色人文。丰富之旅游资源,宽松之发展环境,繁荣之社会事业,辉煌之文明成就。努力追求生态和谐理念,全力打造城市创优精品;奠定人民富裕生活,展现城市美好远景。真可谓城在林中,林在城中之人间仙境。
    今我阳泉!万千气象,岁月峥嵘。巍巍太行,造就山城浑然态势;厚厚黄土,练达泉人豁达品格。以人为本,教育至上,科学发展,百业勃兴。六十年解放创伟业,六十载发展绘宏图,此乃气吞山河之大观也。祝一百三十万阳泉人民永葆福祉,愿和谐泉城华章锦绣,盛世兴荣。

注释:
①仇犹国:狄人中白狄的一支为仇犹,在今阳泉境内的盂县建国。
②千佛山:即阳泉著名文物保护区,摩崖造像是其特色。
③石评梅:近代著名女作家、才女,与高君宇相爱至死不渝。
④赵亨德:侦察英雄、革命烈士,七七事变后投笔从戎,屡立战功,1947年解放平定战役中壮烈牺牲。
⑤藏山祠:为赵氏孤儿藏身之地。
⑥狮子山头:犹如狮子般的山头,为阳泉关山奇景。
⑦民间迓鼓:阳泉民间的一种别特的小鼓,鼓点舞姿为人乐道。
⑧翠枫山:新开辟的旅游山庄,秋天红枫遍野、层林尽染。
⑨龙海山:以自然风情为特色的旅游胜地,自成天然之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31 18:01 , Processed in 0.534420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