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3817|回复: 6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品享清华美景 感悟大师风采 开启心灵之窗——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13:12: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品享清华美景 感悟大师风采 开启心灵之窗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盛夏八月,我们怀揣憧憬与希望,终于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8天的“领导艺术与组织变革高级研修班”学习。这是一所历史悠久、专家云集、教学科研水平高超的国内最高学府,也是我心驰神往的圣洁殿堂,能在这样的殿堂里获取真知、提升自我,我倍感荣幸。
     一、初识清华
     清华大学坐落于北京西北郊风景秀丽的清华园,是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和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基地之一。这所古老而沧桑的大学,虽然渗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主张“中西兼容、文理渗透、古今贯通”的治学理念,不仅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瑰宝,也对清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今的清华大学在机遇和发展中,已经成为一所具有理学、工学、文学、艺术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医学等学科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清华人继承“爱国、奉献”的优良传统,秉承“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校训、“行胜于言”的校风以及“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学风,正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着。     
      清华大学以清华园为主体,西部是近春园,这次学习的住宿之地便是位于近春园内的紫荆公寓。公寓四周绿草茵茵,古木葱茏,小溪清澈,沟渠纵横,漫步在片片葱茸中,那种久违的宁静与温馨,仿佛一杯碧澈通透,幽香宜人的清茶,缓缓的带给你一种贴心暖胃的舒适……。大约步行40分钟,便来到朱自清笔下的荷塘。用心感受《荷塘月色》那“青雾浮起”的意境,目光在翠绿的荷叶上飘逸,伴着垂柳曳动的美景,细细品味那“笼着轻纱的梦”一样的惬意,一种享受生活,放松心情的快意油然而生!若不是亲眼目睹,这“柔情倒映瞳深处”的美妙情境,真的很难将其与一所大学联系在一起!
     清华大学的景致不仅令人欣羡,清华园里的师生更是让人钦佩。文明和谐,在这里可谓一道绚丽的风景,无论在老校区,还是在新校舍,无论在教学区,还是生活区,只要你寻求帮助,总会有人伸出温暖之手。初到清华路途不熟,我刚一招手问路便会过来几个学生热情为你指点,有时还会捎带着为你讲解几句。清华是一所开放式大学,每天来这里参观的人员很多,我亲眼目睹了一位长者主动走到人群中,为游人讲解历史的一幕。其实最令我感到惊奇的是在清华校园十几个诺大的食堂餐厅里进餐情形,每天中午,千人涌入,但却丝毫感觉不到吵闹和喧哗,排队、选菜、刷卡、用餐犹如大工厂里的“流水线”一样井然有序,这种文明气息和人文关怀,真的会让你时时感到温暖,受到教益。
     二、感悟大师
     说到培训,我会习惯地把休息、养生和躲清净联系到一起,而参加了清华大学的这次培训则彻底颠覆了我的观念。说真的,如果你愿意把积累知识当成一种快乐的话,那么端坐在清华的课堂上聆听专家教诲,感悟大师风采绝对是一种享受。
     当我最初拿到课程表,发现这次培训要用8整天外加一个晚上完成12门课程的学习时,那种难耐和费解曾让我顿生郁闷。“太辛苦了吧……!”以往的培训经历告诉我,就是半天听课半天休息都觉得乏味,何况全天加晚上?然而,当我真正坐在课桌前,从聆听田彩凤教授“校史讲座”那一刻起,便打消了我的顾虑,接下来几天的“实践”,那原有的担忧与郁闷却悄然在情不自禁中云消雾散了,一种货真价实的幸福很快占据了我大脑的全部……。
     短短8天的培训学习尽管有限,但我的思维方式和观念都得到了一次全面的更新。从余凌云教授的《依法行政》中,我领略到“规则之失与规则之治”的深刻内涵;从张国刚教授《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我感受着民主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理念交融与契合的魅力;从吴倬教授《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素质现代化》中,我理解了以人为本和通过交往实践,努力塑造具有现代化的全面素质的人的重要意义所在;从董晓宇教授《公共管理与服务型政府》和赵红宇老师《卓越领导力》中,我弄清了当代公共管理的核心使命,领悟了如何在单位构建团结、合作和信任的氛围的方法;从贺林博士《组织行为学》中,我懂得了如何运用制度管理,通过认可和调动的行为手段形成激励机制以及 “业务偏好”型领导方法的诸多弊端……。
    屈指算来,我参加工作已经二十多年了,很多时候在认知事物,看待世界和处理问题方面已形成固有模式,但自己却还浑然不觉,通过这次学习,我真正从多方面多角度地体会到了什么是学识高深,什么是创新思维。
     三、心灵启迪
     初入清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门前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几个大字,虽早知其乃清华校训,但对其意却不甚了解,还是聆听了大师们的讲座之后,我才对它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懂得了这八个字其中的深刻含意和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 “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这是《周易》中的内容,其渗透着的“刚毅坚卓,愤发图强,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之思想仿佛涓涓细流,浸人心脾。
     所谓“自强不息”,其实就是人要有百折不挠,永不言败之意。我认为一个人在艰难困苦面前重要的是要学会面对挫折,拥有一个好的心态,重拾信心,只有这样才会取得成功。而说到“厚德载物”,我感到其中最重要的当数“德”字,其不仅仅是尊敬,守礼,乐善好施等传统美德,更深层次的含义应该囊括“协调、沟通和宽容”。
     是呀,宽容别人其实是给自己留下一片海阔天空……
     四、工作启示
     记得张国刚教授在运用道家与法家思想,阐述了“约束与放松”的管理理论时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在管理工作中,如果你不及时纠正错误,就会有更多的错误”。此言不假,其实管理的本质就是“用人成事”,管理心理学也认为,人都有弱点,有私念,有惰性,在做事情上往往以迁就自己为第一,如果在工作上放任自流不受约束,那么不仅会误事,更会坏事。因此通过学习,我更加意识到制度管理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弥补某些人性的弱点和事实上不可掩饰的员工和单位之间的距离,更可以让你在成就事业中收获快乐。就我们质监系统,特别是基层分局现状而言,如果有关部门从解决基层工作实际问题出发,依据《国家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并借鉴其他省市质监系统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行政执法人员量化考核制度”和制定“质监公务员考核等次标准”,也许会对当今普遍存在的某些“不好管”和“管不了”的问题起到一定的有益作用。我想通过将业务能力、行政指导、查办案件、区域监管等工作内容的细化和量化,结合实际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标准,采取先易后难,通过试点实施,逐步推广的方式方法,并在办法、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中,注意遵循将执法实体与程序统一,将追纠与激励统一,将效果与手段统一之原则,就应该具有科学性与可行性。因此,我想即便这种模式不能完全起到对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惩治丑恶的作用和从根本上解决“多干少干一样,干与不干一样”的痼疾的问题,但起码可以让基层分局领导在强化人员管理方面增添一点砝码,增强一点威力,增加一项手段吧……。当然,每一项新的制度的出台必将在一定范围内产生一定的波澜,但我们要清楚的看到,制造这种波澜的人往往是那些少数或极少数只知道拿着纳税人的俸禄而不去履行或不愿意履行法定义务和社会责任的人。我相信,在不断强调依法行政,服务民生,加速建立以坚决查处以食品与特种设备安全等各类质监领域违法行为为主要内容的效能考核机制的今天,忽视行政作为的考核也许会成为被行政问责的最为敏感和薄弱的部位。其实强调行政执法量化考核与通过“柔性”执法来加强行政管理的理念并不相悖,在加强行政执法的同时,将行政指导的内涵渗透其中,岂不更有成效。这一点《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刚要》中将定岗定责、量化考核作为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的重点内容,已经说明了问题。     
      从清华回来,“行胜于言”这句名言已经深深的烙印在我记忆的深处了。有人说,“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是人的观念,只有观念不断更新,事业才能有彩”。而我却觉得行动与实践之后的结果也许会更精彩。
    质监人的观念与行动如何会精彩起来呢,我将拭目以待了.....


                                                  2009-11-11

[ 本帖最后由 东北质监人 于 2009-12-8 13:18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值 +8 收起 理由
mlm001 + 8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09-11-12 14:41:32 | 只看该作者
我读了楼主的文章,感受最深的是:行胜于言。
大家都试目以待!!!·
硬座
发表于 2009-11-12 14:53:07 | 只看该作者
读了清华,应该提升认识。但我们现在要做的我们系统怎样办?
板凳
发表于 2009-11-12 15:15:1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东北质监人 于 2009-11-12 13:12 发表
品享清华美景 感悟大师风采 开启心灵之窗   
——赴清华大学培训学习心得
好看的电影体会     


    盛夏八月,我们怀揣憧憬与希望,终于
自动链迈入了清华大学的校门,在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参加了为期半8天的“领导粉饰95mx女性网艺术与组织 ...


看了下  感悟很多啊
地板
发表于 2009-11-12 16:41:23 | 只看该作者
特别是基层分局现状而言,我想建立量化考核制度和制定公务员考核等次标准也许会对解决当今普遍存在的某些“不好管”和“管不了”的问题起到一定的作用。我认为,依据《国家公务员考核暂行规定》,并借鉴其他省市质监系统的做法,我们应当制定系统量化工作考核办法和质监系统公务员考核等次标准,通过将队伍建设、业务能力、社会服务、查办案件、专项整治等工作内容的细化和量化,结合实际确定“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等次标准,并真正付诸考核实施,即便不能完全起到对鼓励先进,鞭策落后,惩治丑恶的作用和从根本上解决“多干少干一样,干与不干一样”的痼疾的问题,但起码可以让基层分局领导在强化人员管理方面增添一点砝码,增强一点威力,增加一项手段吧……!


很仔细地读了你的学习心得,很羡慕聆听高层次专家的点拨。。。但对你的“启示”不敢苟同,实行量化管理是老套子,形式上很可行但实践中有两个问题,一是现阶段我们的上级局每年都没有一个明确而且一以贯之、统领全年工作的打算、工作计划,朝令夕改、今天一个整治,明天一个调查,年年建档案、月月搞摸底、天天催报表,上级文件听风就是雨、拼命往省市领导身边靠,根本没有理清楚质监系统自身每年例行哪些工作、汇总哪方面信息、承担哪些责任、抓那些重点。今年好歹国家局消停一些,但省局仍然瞎折腾,市局是事情就往下推,杂乱无章的头绪都集中穿在基层局这根针上,我们对很多工作摸不清头脑,无所适从。我们有限的人力只能是疲于应付,往往是谁能干让谁干,工作集中在少数骨干身上。对这种没计划、随意性、应急性为主的工作模式,如何量化???任何评价考核完成任务的效果???

第二,让考核发挥激励作用是考核的原动力。但实际工作中,考核结果和干部提拔使用根本挂不上钩。区局一般没有技术机构,人员都是公务员,公务员提拔是要靠年限的,,,现在干部管理都按程序办,一般很少有人爱得罪人,所以到了年限、有机会、有名额,都要按照年限推荐,免得一碗水端不平。。。另外,很多地方提拔干部都是“跑”“活动”总之个人关系搞出来的,上级基本不会听基层局的意见,所谓民主推荐只是走形式而已。因此下面“铁面无私”搞考核,但结果根本没人理会,我想这种工作举措,没什么效果吧!
6
发表于 2009-11-12 16:55:37 | 只看该作者
我想,能进入公务员队伍,人的素质都是基本可以的、能力是可以的。有些人之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是看破红尘、明白了人生,在年龄大了但职位低微、身处基层也没什么大的发展、没什么指望的情况下,依然看淡仕途,明智选择自己心灵、家庭、身体的建设,转入养生或自己的兴趣,享受公务员铁饭碗待遇,但工作上随大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

对这些伙计,考核有用吗?

我想无为而治,这种老庄管理也许是最好的办法。靠领导个人能力、人格魅力改变一个单位的风尚、面貌,我想是异想天开吧。个人包括基层一把手,其实能改变的很有限,让自身完美一些就不简单了。。。。。
7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1:31:12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你的教诲!不很了解你那里的状况,但就我这里而言,几层分局也包括市局的公务人员普遍存在着不好管、管不了的状况,这就是公务员的铁饭碗规律,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造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 多干少干一个样的诟病,而目前两个安全监管压力很大,执法任务也很重要,有些人每天一上班就会把车子开出去,下班回来了 谁也无法掌控其行为,出了大事的时候有没有能够承担责任的主体,只有分局领导顶着,所以我说量化管理考核,指的是能够量化的工作就一定要定量定质管理,如执法办案率,大案要案率,两个安全检查到位率,申诫罚改正率还有其他能够考核的内容。这种量化考核其实不是新事物,但关键是制度的实施,奖惩条件公开公正上。对你讲的“有些人之所以工作积极性不高,很多是看破红尘、明白了人生,在年龄大了但职位低微、身处基层也没什么大的发展、没什么指望的情况下,依然看淡仕途,明智选择自己心灵、家庭、身体的建设,转入养生或自己的兴趣,享受公务员铁饭碗待遇,但工作上随大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了”之流,我想只要有手段就一定有作用。所以我又想到了公务员等次考核的细化内容,优秀 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四个等次如果真正对等考核,没有谁愿意“以身试法”,如果甘愿牺牲自我,并愿意做“制度”的枪下鬼,那就顺其自然了。。。。。我想我们的系统如果继续放任自流,基层领导就不会是领导了,因为领导的魅力和人情不会存在很久的。。。。。靠领导的面子哄着大家去工作,一定很累,也一定不舒服。。。。!
8
 楼主| 发表于 2009-11-12 21:36:58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分局明年搞个试点,并且也结合实际制定了自己的量化指标和等次标准。。。。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把中层干部抓住!结果怎样?希望有所收获。。

[ 本帖最后由 东北质监人 于 2009-11-12 21:38 编辑 ]
9
发表于 2009-11-12 21:47:02 | 只看该作者
只要铁心来干,一定能行的。支持你东北质监人!!!
10
发表于 2009-11-13 10:09:33 | 只看该作者
科学发展是应该的,但也要以人为本,从内心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比用枷锁去约束他们更有效。我想“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主流是自身的修养,前句是鼓励奋斗,后句乃强调包容,如基层局情况,区域监管本来就是上级推卸责任给最基层的一种手段,如果再用这种错误的理念去生硬化地管理员工,我想很难起到好的效果,物极必反,在我们周围已经出现了苗头,这时,我想应该更多地体现领导的“厚德载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26 23:51 , Processed in 0.73121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