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276|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2-22 23:59: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历史是什么

亲爱的孩子
拿着一本书天真的问我
“历史是什么?”

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是时光一路走过的坎坷
摇曳着春天的姿态
娇黄、粉红、艳绿铺满亭阁
那是
玉环相携明皇共赏过的天香国色

历史是一曲悲壮抑扬的歌
读懂它是延长生命的另一种方式
青楼诗社 柳七词措
动荡王朝 戎马生涯
异样的繁华敌不过暗室操戈
天子 不过是独裁者的蛊惑

历史是无数的悲欢离合
掩埋了多少豪杰英雄的赞歌
万千啼血 凝成寒冬枝头梅花朵朵
铜镜里 到底是谁与谁错过

历史到底是什么
我与孩子一同翻着书
翻不出结果


[ 本帖最后由 清水一叶 于 2011-2-23 00:03 编辑 ]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值 +9 收起 理由
mlm001 + 9 原创内容

查看全部评分

沙发
发表于 2011-2-23 08:20:1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到底是什么?
硬座
发表于 2011-2-23 09:36:30 | 只看该作者
历史是什么很简单呀 就是过去乐得
板凳
发表于 2011-3-9 11:01:18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就是过去发生的事件
地板
发表于 2011-3-9 13:23:54 | 只看该作者
诗写的真不错,才女。
但误导了孩子。历史绝对不是“玉环相携明皇共赏过的天香国色”也不是被政客和御用文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一门学问。
真正的历史在大学的专业课课堂,在图书馆、档案馆尘封的橱柜角落一些不被人常常翻动的“旧书”“故纸堆里”中。

历史不仅仅记录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历史全面记录各个时期政治、制度、文化、经济、人文、地理、民俗。历史反映我们祖先个个族群、个个阶层、个个时代的生活风貌、田川山河、市井生活。

大学以下教科书提供的历史,99%是糟粕。。。皇明皇的风花雪月都是故事,楼诗社 柳七词措
动荡王朝 戎马生涯仅仅是个传说,连野史也算不上吧。

历史是严肃的也是有趣的,充满变迁、朝气蓬勃。。愿你的儿子能够喜欢历史,享受历史带来的快乐
6
发表于 2011-3-9 13:38:14 | 只看该作者
毛主席和历代皇帝要读的历史,就是帝王将相,就是权力斗争和警示。
现在,仍有大量官员喜欢学老毛看历史,但连资治通鉴也不看,实际也看不懂。这些人读到的仅仅是红墙内外的权力斗争残酷无情和厚黑。这些东西只会教人学坏。

真正的历史不是这样! 历史丰富多彩、非常有趣。陈寅恪先生仅仅一个柳如是,就耗去了几十年心血。他对魏晋制度的研究完全是人民市井生活的再现。帝王将相改变不了历史,也没有创造什么英雄赞歌。
这些,都不能糊弄孩子、误自家子弟。
7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28:09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ayy 于 2011-3-9 13:23 发表
诗写的真不错,才女。
但误导了孩子。历史绝对不是“玉环相携明皇共赏过的天香国色”也不是被政客和御用文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是一门学问。
真正的历史在大学的专业课课堂,在图书馆、档案馆尘封的橱柜角 ...


对,我现在正在引导孩子去看历史故事,不求什么,只希望他能对中国的历史有个初步认识,。
不过我认为,了解历史,不一定要在专业、严肃的氛围下去阅读、钻研,一些野史文考也有其阅读价值。
对于普罗大众,对历史能有个轮廓与印象,能在听到或读到历史故事时稍作思考,就很不错了。

有一套《吴姐姐讲历史故事》,老少咸宜。可惜现在书店找不到,幸好在图书馆见着了,一本一本的借回来看。

评分

参与人数 1认证值 +1 收起 理由
mlm001 + 1

查看全部评分

8
 楼主| 发表于 2011-3-9 14:38:25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是胡适说的吧: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它是真实的存在。
可是看在每一个人眼中,听入各个人耳中,却千姿百态,喜好各异,理解不同。
历史包涵了太多:香艳的故事、残忍的过去,英雄赞歌肯定是有的,文天祥、苏武、岳飞。。。。
柳永也是真实存在过,妓女青楼也存在过,西汉东汉,不烂之舌的张仪等人物也是构成过往历史的一小部分。
不过,近代史我没兴趣看。
9
发表于 2011-5-14 15:58:33 | 只看该作者
读史的三个境界
同人于野

绝大多数人对于历史的爱好仅限于听故事图个热闹好看,拿评书和历史剧当历史,热衷于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之类的演义八卦,这不叫读史。高级一点的 认为真实历史比小说有意思,比如说喜欢看二战史,对德军高级将领如数家珍,这也仅仅能算对历史的入门而已。就好比喝酒不是为了解渴一样,”读”不是” 看”,要想谈论读史的境界,光了解人物事件不行,关键是自己要能从中得到思想。

本文研究读历史的三个境界。

读史的第一个境界是权术。很多人可能看不起试图从历史中学习权术,其实懂得权术的人才是成熟的人。

真正读懂历史,最起码的一个认识就是人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拿《封神演义》当历史的人可能会认为周文王好的不得了,而商纣王坏得不得了;可是如果你去读 正经书《淮南子》,《孟子》,可能会发现商纣王也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变态;如果你去读专业史书《史记》,可能会发现周文王也许不像小说里描写的那么神 圣;如果进一步去读更早的《左传》,《尚书》,你的最终结论甚至可能是周文王和商纣王,这两个人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还真不好说。(参考文献: http://xiaoshui.gkong.com/article.asp?bid=1&zid=6&jid=53

中国人一向喜欢用道德标准去衡量历史人物,然后非得整出一个忠奸善恶来,然而真实历史完全不是这样的。用善恶标准看待历史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最大的受害 者可能是万历皇帝 朱翊钧。当他发现自己原本无比尊敬的张居正先生居然也有奢侈腐败行为,美好形象破灭以后对社会彻底失望,干脆来个几十年不上朝。现在的家长只让孩子看 PG-13的电影,培养出来的都是朱翊钧,殊不知R级片才能训练真人才。

第一次把政治斗争中很难区分好人坏人这个思想在老百姓中 普及的可能是当初一部叫做《雍正王朝》的电视剧,其实这个片对雍正还是有点故意美化。等到《走向共和》出来以后,大家思想彻底崩溃,发现怎么李鸿章慈禧也 做有道理的事啊,一直到最近开始有人呼吁给秦桧平凡甚至批评岳飞,人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既然现实如此残酷,不如多学点权术吧。整天看《雍正王朝》的人跟看 《还珠格格》的人玩办公室政治,那还不是视之若掌上观文么?

《百家讲坛》的《王立群读史记》走的就是这个路数,帮你分析权力斗争 中的成败得失。很多政治人物,比如张学良,非常喜欢读《明史》,大约也是出于与人斗争其乐无穷的意思。当今在权术史学方面的大家当属吴思先生,他的《潜规 则》早已深入人心成为现代汉语新词汇,其跟后来的《血酬定律》的合订本,叫做《隐蔽的秩序》,副标题”拆解历史弈局”,权术味道十足。我记得记者问他你是 否担心有人把你的书当官场指南看,吴思笑说那也没办法,简直是做广告。

其实权术也有高级的,比如说《战国策》就比《厚黑学》高级得多,兵者诡道也,一点都不丢人。

达到读史的第一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不知道善恶的状态。

读史的第二个境界是天下大势。如果说达到第一境界的已经是人中之俊杰,达到第二境界可谓凤毛麟角,因为只有把历史读通才能达到这个境界。

是人改变事情还是事情改变人?只有把握了天下大势才能真正理解那些历史人物:他们想的不光是自己的权力和地位,他们也有关于中国应该往何处去的理想。达 到这一境界,不但不会去划分好坏人,而且会发现用道德标准去评价历史人物其实没什么意义。比如说武则天。大多数人可能对武则天的”面首”问题最感兴趣,并 以此来批判她;第一境界的”历史学人”会从宫廷斗争角度去评论,总结一个女人怎样称为女皇,怎样屠杀异己。但是如果你看的是天下大势,就会更加注意尽管当 时朝廷上腥风血雨,老百姓的日子其实过的还不错。

看天下大势首先要看大局。中国史书特别爱写宫廷斗争,而对经济和社会的大局描写 不够。如果100年后有人找出我们这个时代的报纸,很可能得出结论说最近几年的高等教育改革是失败的,因为搞得学费那么贵,大家怨声载道。但大局是什么 呢?是2006年高校招生540万,是1998年的五倍!那些今天抱怨学费贵的大学生,如果不改革的话可能连上大学的机会都没有。现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 学率达到23%( http://news.sina.com.cn/c/2007-09-12/113913874187.shtml),这就叫大局。

其次要把大局放在前后历史中去看。三国的天下大势不是什么”分久必和合久比分”,而是中国统治集团从贵族阶级到士族阶级过渡的大局中的一个插曲。如果把 握了这个大势,就会更加注意袁绍和荀彧这样的人,而不是吕布和貂蝉。易中天最近的《品三国》最后几集讲述了这个天下大势,其境界显然远高于王立群的宫廷斗 争。

研究天下大势的人根本不会在意朱元璋杀戮功臣,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和推动八股文才是更重要的事情。雍正用不用血滴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摊丁入亩土地政策。

研究天下大势,看政治主要看制度的演变,看经济主要看政策和数字。明朝为什么灭亡?从崇祯的性格去解释,其实不如从整个明朝的税收政策,税率偏低导致国家没有力量干大事这样的角度去分析有道理。

但是把握天下大势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历史学界根本没有定论,只能靠个人自己体会。中学历史课本其实一直都在强调天下大势,但郭沫若的那一套把中国分成奴 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理论到底对不对?郭沫若从个人品质入手去分析李自成兵败,《甲申三百年祭》到底有多少道理?很难说。

就算知道 了政策比道德品质重要,那么一项具体的政策到底是对是错,其实也不知道。比如说雍正的摊丁入亩,把以前的按人头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征税,显然对老百姓大大 的有好处,是好政策没错吧?也不一定。正是这个政策导致人口暴增,而在没有先进灌溉技术的情况下,人口暴增可能是乾隆以后中国积贫积弱的最重要原因。

再比如说八股文考试,现在主流意见当然是它限制了人的思想。但八股也有积极的一面,就是确保了公平。如果文章样式内容随便,可以想象身在京城大户人家的 孩子肯定见多识广写出来文章比山区孩子好看。比如几年以前全国统一高考试题的时候,北京分数低录取率高,北京教委的辩护就是我们北京孩子虽然分数低,但是 有见识啊!听到这种说法边区孩子肯定反问你会背几句《大话西游》台词就叫有见识?八股的优点就是根本不可能考《大话西游》。八股就好比GRE考试,是一种 尽量确保公平的”能力”测验,这就确保了来自海南的人也能在官场有一席之地,就好比说中国大陆学生GRE成绩普遍超过美国学生一样。

兴一利必生一弊,真正选择政策真是如履薄冰。

达到读史第二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对错的状态。

读史的第三个境界是纯粹为了历史。大多数人学物理是为了通过考试,有些人学物理是为了使用物理定律为人服务,只有极少数的人学物理纯粹是为了好奇,他们 对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不能统一感到坐立不安。前面说的两个读史境界其实都有点以史为鉴的用意,而真正的 主流历史学家,比如我最近读的这本《Are We Rome?》新书所介绍的西方绝大多数历史学家,实际上认为古为今用毫无意义,历史没什么用处。易中天在接受崔永元采访的时候也说过,他不提倡古为今用, 这一点显然比吴思专业。

政治家特别喜欢引用历史来说明今天的行动。因为以前古人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他们是这么做的,这件事告诉 我们的道理是。。。但历史学家会告诉你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古人遇到的情况根本不是你说的那个情况,他们采取的行动也不是你说的那个行动。搞不好历史学家还 会告诉你,这位古人是否存在,我们有争议。

一个最新例子是9/18东北军不抵抗。以前的主流看法一直是蒋介石命令张学良不抵抗, 板上钉钉一般。金一南2004年讲话介绍了一个版本的说法是张学良跟东北军将领讨论之后认为根本打不过日本人,因为害怕而主动不抵抗,跟蒋介石没关 系。(我以为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低估了当时东北军的实力,张作霖家底雄厚,比如空军飞机数量超过日本全国战机总数的一半。)最近看到张学良自述,他自己的 说法是当时他判断只是小股日军闹事,不想把事情搞大所以不抵抗,也就是说大意失东北。(你信么?)那么东北军到底为什么不抵抗?注意从三个版本我们可以学 到三个不同的人生道理,那么哪个才是对的道理呢?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如果你想古为今用,其实历史上是否发生了这个事件根本不 重要。满清入关不需要读真实历史,读的是《三国演义》,而且把”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故事用来陷害袁崇焕还取得了成功,尽管”蒋干中计”其实是罗贯中虚构的 故事。从小说,寓言,神话中都可以学到道理古为今用,而且真能用上。学术界对南怀瑾的最重要批评是他使用典故不分真实还是虚构历史,其实南怀瑾说的明白, 大意是史书上的东西可能除了名字是真的,事情都是假的;而小说里的东西除了名字是假的,可能都是真的。所以所用水浒传分析江湖斗争一点问题没有。

真正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不带有功利目的,他们只是想知道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史书也是人写的,司马迁也有主观情绪,拨开历史迷雾去分析真实情况,是极具挑战性的工作。

达到读史第三境界的人,他的思想已经进入了不知道真假的状态。

不知道善恶,不知道对错,不知道真假,一问三不知才是真正的历史专家啊!
10
发表于 2011-5-26 11:09:21 | 只看该作者
历史就是不断重复的现实。权术,爱情,金钱在当事人看来是性命攸关的事情,但是一捧黄土埋葬的只是枯骨。我们不断追求幸福,是什么?是心理的快感。你看权好,钱好,美女好,过眼云烟而已。就如和尚的青灯黄卷,他们觉得那是无限的欢乐。善了个哉的。

评分

参与人数 1积分值 +10 鲜花 +1 收起 理由
清水一叶 + 10 +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18 09:37 , Processed in 0.599153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