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华史林】了不起的冀东抗日女英雄--麻利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15 21:0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李运昌,当年的冀东军分区司令员,一个在冀东大地、长城内外威震四方的名字。1943年初,为恢复冀东根据地,在“无人区”,李运昌率冀东军分区三个主力团撤离雾灵山东麓,闯过日伪长城封锁线,向前挺进。1月20日傍晚,李运昌正在兴隆县五指山东麓大沙峪村处理事务,突然接到紧急报告:日寇监测到李运昌踪迹,7000名日伪军突袭包围,已堵住所有下山路口。一时间,近300人的冀东军分区机关危在旦夕。已是深夜2时半,只能是向背后冀东第一高峰雾灵山东脉五指山转移。但惟一能带路的我党地下交通员朱殿昆送鸡毛信去了。


    情急中,已有七八个月身孕的人称“麻利嫂”的朱殿昆媳妇挺身而出,带部队跨谷爬坡,穿越原始灌木林,登上数十丈高光溜溜的峭壁,部队胜利突围。


    穿过黑河的时候,在冰川上,在战士面向外守护着用军大衣铺围成的特殊“产房”里,麻利嫂早产了。零下30多摄氏度里一个生命落生了,应麻利嫂要求,李运昌为这个孩子取名“冰儿”,也就是现在站在我们面前的朱海清。


    “我妈还是小脚!但性格刚烈,麻溜利索,也抽烟也喝酒。”朱海清告诉我们。我们注意到,现在仅存的一张麻利嫂照片中,这位面目清朗的女子的确手握烟杆。“我也喝酒。每年到李爷爷家,他都给我酒喝,还给钱。”


    军情紧急的年代,李运昌甚至都没有记住这位年轻大嫂的名字。也难怪,在那个年代,像麻利嫂这样支持抗日的人民,何止千万!只是,在以后的长长岁月里,李运昌对于麻利嫂和冰儿的思念与日俱增。从刚刚解放的1949年开始,他就不断委托当地干部帮助寻找一位雾灵山女儿,牵挂着那对母子的命运遭际。其后,只要一有机会,他总不放弃寻找。“她救了我们整个冀东军分区!”


    直到1988年4月17日,几经周折,暮年的李运昌才见到了已经45岁的“冰儿”朱海清。45年的阻隔、暌违,45年的相望、相思,在这一刻得到纾解。而此时,冰儿的母亲———麻利嫂张翠屏已经去世6年之久了。


    兴隆县郑立军先生多年来一直研究李运昌,他和吴海汇、丁伟刚近日倾情推出《抗战将军李运昌》。他说,李运昌几十年不辍寻找一个普通农村妇女,体现出他心中有人民。他的寻找实际上是在寻找一种精神,一种与人民的血肉联系。


    去年11月8日,当郑立军把多方寻找得来的麻利嫂的照片带给李运昌时,李老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冰儿妈妈!”当时老泪洒落。60多年过去了,老将军第一次看到了恩人的照片。


    ■浴血抗战,要为人民立传


    2005年7月12日上午9时,北京医院,我们进入病房的时候,李运昌老人刚刚起床。“李老现在恢复不错,每天能坐两个多小时,还看电视《小兵张嘎》。”李运昌夫人、也是抗战老战士的刘树屏女士告诉我们。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各地都在看望老同志,你不是冀东的老同志吗?河北的记者来看望你了。”刘树屏附在老人耳边说。


    “河北的?”已经97周岁的老人眉眼活泛起来,明显地,对家乡人的到来十分高兴。接着,他一字一句地说:“河北是抗战的先进地区,对抗战贡献特别大。河北人民都是勇敢地拥护抗战、不怕牺牲一切的。特别是兴隆一带,可以说家家户户有烈士。我曾经建议兴隆,应该给每个村子树一个纪念碑,纪念在抗战中死难的烈士。”


    “李老,张翠屏(麻利嫂)带你们突围是哪一年?”


    “麻利嫂,1943年。”老人脱口而出。


    “那年我们冀东军分区机关300多人被敌人包围,麻利嫂怀孕七八个月,还为部队突围带路。”老人停顿了一段时间,“麻利嫂救了部队,我们至今感激麻利嫂。听说她去世前还告诉冰儿,不要为这事找政府,不要认为做出了多大光荣,是应该的。”


    麻利嫂后来的遭遇,李运昌也是陆陆续续了解到的。由于叛徒告密,被怀疑为八路军带路的麻利嫂被日本鬼子抓走,严刑拷打,还被拔掉了好多头发。麻利嫂咬紧牙关,才熬了出来。到了1945年,麻利嫂的丈夫、身为八路军地下交通员的朱殿昆落入鬼子手中,因为把秘信吞到了肚子里,朱殿昆被鬼子用刺刀挑开了肚子牺牲了。那天是4月19日。解放后,麻利嫂一家的日子一直都很艰难,三年困难时期又从雾灵山脚下搬到了现在所处的荒地沟。“搬家的时候,家里连一副囫囵的碗筷都没有。”朱海清说。1969年12月14日,朱海清被招到村子附近的平定堡铁厂工作,当时每月58斤口粮中,有22斤细粮,他从来舍不得吃,都带回来给母亲吃。


    直到1982年病重的时候,麻利嫂张翠屏才把当年给李司令带路的事情告诉儿子儿媳,并一再告诉他们:李司令现在管的是大事情,一定不能给李司令和政府添麻烦。


    麻利嫂撒手西去之后,乡亲们和家里人料理后事时,在柜底发现一个小黑木匣子,打开后,发现里边是两样东西:一张纸上画着当年带李司令突围的交通路线图,另外是一堆近百张纸条,是当年八路军、游击队、县区干部在朱家吃饭时打下的欠条,粗略合计,欠粮3500多公斤。解放初期,政府曾多次通知百姓兑粮。麻利嫂宁肯艰难度饥荒,也没有拿去兑换一点。


    这些麻利嫂保存了一辈子的公粮欠条,是李运昌和八路军留给她的唯一信物,在麻利嫂的眼里,每一张公粮欠条都有着子弟兵的音容笑貌,那里有子弟兵们保家卫国、英勇杀敌、流血牺牲的动人场面和感人故事。兴隆县党史办原副主任佟靖功说:当时咱们人民政府在解放49年、48年、50年的时候,多次通知,让拿这样欠条的堡垒户,到区政府去换小米去,一斤换一斤,给换成粮食。7000多斤欠条,那个时候要换成7000多斤小米的话。那一夜之间,这娘俩就富了,这娘俩就不是半年糠菜半年粮的了,这娘俩就不是一无所有了,很可能是全村首富了。可是就是那样,冰儿的妈麻利嫂就是一斤没换。一直保存了一辈子,而且冰儿还一点也不知道。这里面就看出来了,这麻利嫂她是农村的大贤,这么一个非凡的民间英雄。


    遗憾的是,这些东西都在麻利嫂坟前烧掉了。


    现在,唯一能够让人们看到,又可以寄托哀思的是麻利嫂留下的仅有的一张照片。在人们的记忆里,她一直戴着头巾,那是因为她曾被日军逮捕,在严刑拷打中被扯掉了头皮。


    淡极始知花更艳,于无声处听惊雷。


    麻利嫂走了,她没有任何名份,但在人们的心中她却永远是值得崇敬的抗日女英雄。多年来,每到清明节或者一些重要节日,当地机关干部、村民代表和中小学生都会怀着崇敬的心情,自发地来到荒地沟麻利嫂的坟前,用不同的形式悼念这位伟大的农家妇女。


    “刚解放时3500公斤小米可是救命粮啊!‘麻利嫂’把欠条藏了几十年,这才叫真正的无私奉献。”。


    “我母亲最苦,不过,从来没叫过苦、叫过屈。”朱海清说。


    “她眼睁睁看着我父亲朱殿昆被日本鬼子倒挂开膛破肚,没法子,救不了。当时她就藏在附近的柴草堆里,手里只有5颗手榴弹。鬼子太多,只能忍了。鬼子把父亲肚子豁开,结果只发现模糊的碎纸片。”63岁的朱海清说起父母的遭遇,泪水涌满眼眶。


    ■深情守望,在历史和现实间


    在接受我们访问的时候,李运昌动情地说:“后来才知道,为了带路的事,冰儿妈妈被鬼子拔光了头发。从这事看出,热河百姓多么支持抗战,他们的英勇、可歌可泣的事,足可以写一本书。”


    “她们母子生活那么困难,都不去主动找我。”


    其实,解放以后的李运昌,自己的命运也波澜起伏,坎坷多难。“文革”期间,还被关押迫害7年之久。


    “李老这一生,也是苦多甜少。”李运昌夫人刘树屏这样评价道。捧展在我们眼前的《李运昌画册》装祯大气,最直观地浓缩了将军职业革命的一生。


    她说,李司令17岁进入黄埔军校,之后就是在南方革命。冀东8年抗战,更是坚苦卓绝。解放后,虽然身为部长,仍艰苦奋斗,对自己及家人要求都非常严格,经济压力大,当时是供给制,家里人口多,妻子、寡嫂没工作,孩子们还小,吃饱饭就不错了。


    长期的艰苦生活,李运昌对吃饭没有特殊的概念。吃什么?无论在北京还是回冀东,要不就是“白菜熬豆腐”、“红烧鸡翅”,要不就是“酱炒鸡蛋”、“咸菜炒肉”。


    也可能正是这种长期的艰苦生活,使得他对来自麻利嫂、来自人民的帮助永远感恩,铭刻于心。


    山里天气阴晴不定,穿过长长的山谷,在朱海清的带领下,我们来到麻利嫂的坟前。雨丝一忽儿飘来,一忽儿又飘走,就像人的思绪一样,在敌后抗日的历史和山清水秀的现实之间,飘忽。


    这是7月11日,燕山深处一个寂静的午后,在一沟青玉米尽头的山岗上,我们向着一个荒草萋萋的坟头深深鞠躬,一束山路上随手采撷来的野花,鲜艳着、明媚着,将远方的祝福献给这位刚烈的雾灵山女儿。坟前立起一块崭新的碑,前边写着“献给先烈”,署名是儿子朱海清,儿媳许国春。


    朱海清说,这是今年清明时,兴隆县给张罗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4 23:11 , Processed in 0.90274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