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热讯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66|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校职称评选潜规则:教授10万 副教授最低3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5:52:1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本圣洁的象牙塔,却成为腐败的重灾区。据媒体报道,5月2日晚,湖南警察学院警体教学部主任、2011年度湖南省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刘一兵居然在宾馆高调“开房收钱”。

  湖南省教育厅迅速做出反应,6日在其官网上发文,称“目前已终止刘一兵教授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资格,有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核实”。

  而湖南警察学院也已对刘一兵做出处理,于6日宣布暂停刘一兵警体教学部主任职务,并已成立调查小组,对其涉嫌违纪违规情况进行彻查。

  但是,《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调查发现,此案并非孤例,在历年的各种职称、奖励、科研项目的评审、评估过程中,类似情况普遍存在,多名人士向本报表示:一些人为评上教授需要送礼10万,副教授则需要3万~4万。

  职称评审明码标价

  “请准备3万到4万元,于今晚到新天宾馆2408房间找刘一兵教授,晚了就送不进去了。”5月4日上午,微博网友“马山寨主”在其微博上贴出一张手机短信截屏图,对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存在的腐败现象予以曝光。

  随后湖南省纪委预防腐败室副主任陆群在其实名微博“御史在途”上亦转发确认,舆论哗然。

  陆群在微博中还补充说:“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一青年教师刚刚给我打电话,该校一优秀教师去年申报副教授,材料十分扎实,条件远超十年前的正教授标准,因过于自信而坚决没有孝敬评委,结果在评审中名落孙山,自此不求上进,不务正业。”

  不独湖南有此现象,广东某重点高校的一名教授就向本报透露,评职称送礼这件事情相当普遍。很多时候,有没有“打点”评委几乎对于评上职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该教授说,他认识的一名副教授想要评教授职称,第一年由于出差没赶上送礼而没评上,第二年顺应风气送礼请客,结果顺利评上教授。

  陆群分析:“从两大不正常现象可以判断出教师职称评审过程中可能发生严重的、大面积的腐败问题,一是本应高度保密的评委名单,变成了公开的秘密;二是本应与外界隔绝联系的评委,在评审基地可以随意与外界保持联系。”

  湖南省劳动人事厅的一名官员也向本报介绍,不少行业,在职称评定过程中都存在腐败行为,一般的请吃请喝自然不在话下,送礼送现金也是常态。“不是说礼节性的,是必须。”他还强调甚至有“约定俗成”的价码。

  多名人士也向本报表示,通常职称评委为数人或十余人,送礼则分两种模式:一种是“搞定”某个具有决定性影响力的人,一种是所有评委都送。据他们介绍,副教授职称的评审,假如给评委送礼,总价大约在3万~4万元,正教授职称则高达近10万元,“只有个别相当出色和有一些影响力的教师,才不需要送礼。”

  高校腐败愈演愈烈

  “高校领域的腐败已经不能低估。”复旦大学国务学院浦兴祖教授对此也深有感触,十多年前,他就撰文呼吁把学术腐败纳入到国家的反腐败事业中去,当时苗头已经出现,如今更是愈演愈烈。

  前述广东某重点高校教授告诉本报,送了礼,就算条件没有达到也可以弄成合格;而没送礼,即使条件都合格,也有可能通不过。他还透露,涉及评职称有两个关键环节,一是本单位的人事处,另一个就是评委。如果想要评职称而条件没有达到,可以“操作”的环节也是这两处,一是人事处,把材料弄好,若有某个地方不合格,弄成合格;另一处就是评委,万一有某项不合格,评委也可以投票通过。

  即使条件都合格,也要找评委。因为评委有着绝对的权力,“你虽然合格,但评委可以认为你条件不够硬,是勉强达标”,这样也可以刷掉。“他们对于自己的投票不用做任何解释,唯一的解释就是没有通过。”上述教授说,他自己也吃过评职称没有送礼的“亏”。

  除了职称,还有许多领域也涉嫌这类腐败,诸如高校申请博士点、硕士点,以及一些项目验收、评估。浦兴祖教授坦言,他多年前就体验过这种评审“待遇”,不仅是现场的评委会收到“打点”,一些通信评委也会被“烧香”,“如果评委名单还没有确定,一些可能入围评委的人也会被提前‘提示’关照。”

  上述劳动人事厅官员则说,职称评审不只是在高校,一些事业单位或者政府部门也有要求,但是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职称能够带来直接而明显的回报,而且不同职称的差别非常大,比如一个高级职称所带项目的经费随便就上百万,因此这种情况下要想“搞定”评委自然付出的代价就高。

  借机推动评审改革

  “虽然通常说的腐败是指公权力滥用和寻租,但是在高校,评审、评估也是一种权力,对这种权力的腐蚀已经司空见惯。”浦兴祖介绍说,有些是直接送钱,还有些则是送礼物,比如发一台电脑作为评审办公之用,但最后留给了评委。有些是个人来送礼,还有些是以机构或者单位名义来送礼,“高校发生这种事情,真是斯文扫地。”

  如今,舆论的反弹已经让相关部门迅速应对。5月6日,湖南网站“红网”发布消息称,湖南省教育厅已责成湖南警察学院纪检监察部门调查,并在事件查清前,停止体育学科组的评审。

  陆群昨天也告诉本报记者,这个案子的查处有一定难度,“作为个案,此案不大可能查出什么名堂来,收送红包的人肯定都不会承认的。”不过,他也认为,即便案件查处可能不会如期望的那么顺利,这次事件肯定会推动职称评审制度的改革,有助于防止类似事件发生。

  实际上,湖南省教育厅也表态称,将对职称评审工作中的违纪违规行为实行“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陆群也告诉记者:“这类事情想大事化小没那么容易。我个人对此深恶痛绝,希望大规模地整治一次。”

  而在浦兴祖看来,评审体制的改革势在必行,路径有两条,其一是公开透明,将候选者的各种材料和情况都予以公开,让业内或者公众对他们有充分的了解,这样评委们多少会有所顾忌;其二是扩大评审的主体,即便是教授职称的评选,也可以让教授、副教授乃至讲师参与评审,只是各群体的权重不同。主体人数的增加,有利于抑制送礼的冲动和可行性,也可增加腐败曝光的几率。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泓则认为,应该评聘分开。现在大家不顾一切争着上职称,有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评聘没有分开,评上教授的教师往往一劳永逸。评聘分开后,如果已评上教授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学校可以不聘;相反,有些没评上教授的教师,如果工作表现突出,也可以聘为教授,这样就可以正常发挥职称评审的作用。

  “高校、学术领域的腐败是小环境的问题,也有背后大环境的影响。”浦兴祖认为,应该大小兼治,大环境不好,让行贿者、受贿者在小环境里都心安理得甚至推波助澜,而小环境的风气又反作用于大环境,形成恶性循环。“非严惩不能遏制这种腐败,非改革不能打破这种循环。”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5:53:03 | 只看该作者
湖南教育厅回应职称评委收钱事件:不会全面调查

■ “开房收钱? 湘一职称评委资格被终止”追踪

  新京报讯 (记者孔璞)昨日,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回应,目前体育学科的评审已经暂停,涉嫌违纪的评委刘一兵已由其所属的警察学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其他学科的评审照常进行。

  5月4日,有网友发微博爆料,湖南高校负责职称评审的评委名单刚刚确定即遭泄露,评委之一警察学院教授刘一兵在宾馆开房收钱。

  5月5日凌晨,湖南省教育厅发布消息称评委刘一兵已被终止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专家资格。

  据悉,目前涉嫌违纪的刘一兵,已由其所属的警察学院纪检监察部门立案调查,目前还没有结果,体育学科组的评审工作已停止。

  但是,其他几位在索钱短信中提到的老师,只是对其谈话,葛建中强调,因反映的情况较为模糊,“是否对其调查,要根据刘的调查结果再做判断。”

  葛建中希望,对违纪行为的举报最好是“实名举报”,且“最好举报具体一些”。

  【释疑1】

  抽取评委为何还多人连任?

  “抽调”过程不存“照顾”

  据悉,评委是从评委库中抽取产生,但许多评委连任多届,这引起质疑。

  昨日,教育厅提供的名单显示,今年7位评委中只有一位普通老师。往年情况和今年相似,

  另外,5年间共有9人重复担任评委,其中一位连任三年。

  葛建中回应,评委是“抽调”而非“随机抽取”要保证一定的稳定,因此会出现连任,但过程不存在任何“照顾”。

  另有质疑教师处工作人员从评委处“提成”,葛建中说,若举报涉及谁就会查处谁。

  【释疑2】

  为何信息当天即泄露?

  提前一天通知难免泄露

  为何评委名单当天即被泄露?

  葛建中说,通知评委的时间是提前一天以“个对个”的方式通知,“这是评委用来做工作安排的。但可接触到不少人,所以容易泄露。”

  葛建中认为,名单由评委个人泄露。“有人质疑教师处工作人员泄露名单,欢迎他举报,只要查实坚决处理。”

  关于评委是否可以在封闭评审阶段接手机,葛建中解释说,这是教育厅“一直纠结的事情”,目前,教育厅正讨论能否通过政策加以明确。

  【释疑3】

  是否会进行普遍调查?

  不会进行全面的调查

  多位老师表示,各学科都存在评委收钱问题,对此教育厅是否会大范围排查?

  本次职称评选共有109名评委,葛建中表示,对其他人目前无违纪的反映,教育厅遵循“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的原则,但不会进行全面的调查,评委的整体是“正常”的。

  但是,记者几日来采访到的多位湖南高校老师均表示,曾在评职称前联系评委并试图送礼,涉及到多个学科。
硬座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15:53:52 | 只看该作者
湖南高校职称评审又一评委收钱被开 最高检督办

■ “开房收钱?湘一职称评委资格被终止”追踪

  新京报讯 昨日,“湖南高校职称评审评委涉嫌受贿”事件又有新进展。记者从湖南省教育厅了解到,在刘一兵之后,又有一名高校职称评审的评委因收钱受到实名举报,教育厅已将其清除出评审组,但目前还未对其立案调查。

  尚未立案调查新被举报评委

  昨日,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告诉记者:5月3日,教育厅接到湖南省纪委反映过来的实名举报,称2日晚一名评委曾向参评教师收钱。接到举报后,湖南省教育厅联系了举报人,在确认相关情况后,停止了这名教授的入场评委资格。

  这是刘一兵被停止本次职称评选的评委资格后,第二起被停止评委资格的事件。但葛建中没有透露这名评委的姓名和所在学科,并表示据他了解,目前未有相关部门对其立案调查。

  教育厅再强调实名举报才调查

  前日,葛建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曾强调“欢迎实名举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昨日,葛建中说,作为业务部门,在发现这个(评委涉嫌受贿)的情况后,教育厅的措施就是“你别来了”,“把人退掉”。至于涉嫌违法违纪的问题,应该由相关纪委部门进行立案调查。

  葛建中再次强调,对教师处是否涉嫌钱权交易,需要有人实名举报,才有途径调查。

  ■ 最新进展

  最高检督办湘职称评审案

  新京报讯 (记者邢世伟)昨日,记者从最高检了解到,针对近日媒体曝光的“湖南职称评审评委涉嫌索贿”事件,最高检反贪局已派员抵达湖南指导调查该事件背后的职务犯罪案件。

  日前有网络媒体曝光湖南省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个别评委存在严重违规,甚至公开收钱。这一事件曝光后,引起最高检领导的高度重视。

  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曹建明要求有关部门及时跟进了解“湖南职称评审评委违规”事件,一旦发现事件背后有人涉嫌构成受贿、渎职等职务犯罪,各级检察机关要认真履行检察职能,严肃依法查办,绝不姑息。

  目前,反贪总局已派员赴湖南了解情况,督办案件。

  ■ 说法

  此前,高校职称评审评委的评选流程、任期成为质疑的焦点。根据规定,在评委的产生过程中,人社厅下设的省职改办也需参与,纪检组则对教育厅进行监督。昨日,针对评委产生和连任办法,湖南省教育厅和人社厅的解释各不相同。

  矛盾1 评委如何产生

  人社厅:需要随机抽取

  教育厅:保留业务骨干

  湖南省职改办主任周建中告诉记者,目前湖南高校职称评委库和评委的产生规则,所依据的文件是关于湘职改字[1999]2号《做好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

  这份文件的第十一条规定:“出席评审会议的评委产生办法是:在召开评审会议的前5天,由省(市、县)职改办会同相应系列职改办在‘评委库’中随机抽定当年参加评审会议的评委。”

  各学科的评委库大的有300人,小的也超过100人,评议组评委人数多的只有15人,少的只有5、6人,专家被选为评委的比率约为5%。

  但体育学科评议组5年来的评委名单显示,共有30人担任评委,其中9人重复担任评委,9人中还有一位连任3年。此外,熟悉评审的一个知情人士透露,在教育、文学等学科组,连任超过3年的评委并不少见。

  周建中说,在实际操作中,是按照文件规定的“随机抽定”这么做的。那“随机抽定”为何会出现如此高比率的评委重复率?对此,周建中表示,他没有参与具体选评委事宜,因此也不清楚。具体情况“要去问教育厅”。

  而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对评委库进场评委的选定,过程“不像六合彩一样随便选”。而是由湖南省人社厅职改办与教育厅的纪检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抽选,有一个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会保留一部分业务骨干。

  针对这个做法与文件规定不符的质疑,葛建中表示,他认为如果按照“随机”的做法,评委的水平没办法完全稳定。而现在的评委产生办法,一直就是这样沿袭下来的。

  葛建中还提到,在评委库中选评委的过程不是由教师处初步确定的名单,全程都是由湖南省人社厅职改办和教育厅共同抽调,双方产生分歧会有调整。

  矛盾2 评委连任多长

  人社厅:最多连任两年

  教育厅:连任三年正常

  如果想成为湖南高校职称评审的评委,需要先进入评委库。根据湘职改字[1999]2号文件第九条规定,“各级‘评委库’均实行任期制,每届任期两年,任期届满应适当调整评委委员。”

  另据湘教职改领字[2011]1号《关于推荐高等学校教师系列高、中级专业技术职称任职资格“评委库”委员人选的通知》规定,“已连续两届担任省评审委员会委员的专家原则上不予推荐(进高级评委库)。”

  周建中解释,两届四年的概念是针对评委库来讲的,即专家可以在评委库连续呆4年。但是从库里被抽中,正式成为职称评审的评委,“一般都没有4年,都是(最多连任)两年。”

  一位熟悉高校职称评审的人士告诉记者,他了解的情况和周建中所说的相似:按照惯例,专家只能连续两年担任评委。

  但为何会出现一名评委连任三年?周建中表示,“这是当时教育厅提出有特殊情况,具体什么特殊情况,教育厅清楚。按照规定,连任两年是可以。至于个别连任三年的,可能有特殊情况。”

  葛建中对此表示,教育厅是按照文件规定进行的评委确定工作,专家可以连续两届选入评委库,故连任三年也属正常。

  ■ 北京规定

  评委更替每届不少于全体委员1/3

  对于职称评审的评委产生办法和任期,湖南省人社厅和教育厅说法各不相同。那么北京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在北京教育局网站上,一份2008年北京市教委的文件显示,从2008年起北京市不再承担部委所属高校的职称评审工作。以北大为例,北京大学可自主决定教师的职称。晋升教授和副教授职务要在本人提出书面申请后,由校内外同行专家评议。申请人还要向本单位“教授会议”报告,由“教授会议”评议。之后先后经院系学术委员会、院系党政联席会、学部学术委员会和北大学术委员会审议,如果通过这些程序,最后由北大校长批准。

  在京职改办字[1994]23号《北京市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中则显示,统一参评职称的教师,需通过高级评审委员会等。

  高级评审委员会委员和专业答辩组成员,分别由市职称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和高级评审委员会颁发聘书,任期一般为3年,任期满后可按有关规定进行调整。每届调整人数一般不应少于全体委员的三分之一,同时为保证评审工作的连续性,调整人数亦不应多于三分之二。

  新京报记者 郭少峰 孔璞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2-5-9 21:21:27 | 只看该作者
北京上海等地高校教师称评职称送大礼很普遍

新华社北京5月9日电 (“中国网事”记者 傅勇涛、俞菀、李江涛)“请准备3万到4万元,送到新天宾馆,晚了就送不进去了。”日前,这则“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存在腐败”的微博使舆论哗然,引发网民对高校职称评审腐败现象的各种“吐槽”。

  原本衡量学术水平与专业技能的职称标杆,为何在一些地方演变为“权钱交易”的“平台”?

  花钱发论文 评奖送大礼:“潜规则”实为“钱规则”

  前不久,武汉大学一名副教授因未评上“教授”职称,找评委会成员“干架”,网民“hold住斯文”的呼声还余音绕梁,如今又传来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评委公然索贿的丑闻。网民拍砖称:高校职称评定明码标价早已是公开的“显规则”。

  网友“IBOCOG”说:“评个职称不容易,申请课题要给课题评委送礼,发表课题论文要给学术期刊编辑送礼,评职称要给职称评委送礼,高校老师为了‘混口饭吃’不容易。”

  网友“山海一色”感叹:十多年前一些地方请教授吃饭送点礼就可以评高职,现在还可以明码索价。“进步”也忒快了吧!

  高校职称评审腐败现象引起一些高校教师的共鸣。“评职称送大礼在许多高校非常普遍。”上海、北京、海南等地的多位高校教师向记者反映,是否评得上职称,“打点”评委几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一些职称评审专家之所以敢于明目张胆地开房接受贿赂,就是因为对此已心照不宣。一些高校的职称评审,已完全异化为‘权学交易’和‘权钱交易’。”一位北京高校的教师说。“约定俗成的价码大家心里都明白。”

  据记者了解,在各种职称和奖励、科研项目评审评估过程中,类似“明码标价、开房收钱”的现象较为普遍。尤其是在“职称评审”的指挥棒下,花钱发论文、评奖送大礼、项目拼人脉早已成为坊间的公开秘密。

  网民“御史在途”在微博上称:“长沙理工大学一名老师,家庭困难,身患严重腰椎疾病,联系某杂志社发论文,编辑索要5000元,他认为论文质量不错,不想送,结果迟迟不发,最后也无奈妥协。”

  对于微博上曝光的湖南高校职称评委“开房收钱”一事,湖南省教育厅目前已经终止涉事刘一兵教授的2011年度高校教师系列职称评审的专家资格,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核实。

  “潜规则”何以公开盛行?

  “职称评审专家之所以敢明目张胆地开房接受贿赂,就是因为这类事已经心照不宣,成为基本行情。” 教育专家、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能打听到评委名单,能收到索贿短信,能把钱在关键的时候送进去,这表明,高校职称评审的腐败形成了利益链条。

  那么,高校职称评审“潜规则”何以公开盛行?网民和专家指出,管理体制行政化和学术评审机制不规范是主要原因。

  在学术评审机制方面,熊丙奇说,职称评审成了决定教师待遇高低的门槛,权力过于集中;职称评审能上不能下,“职称到手,事业到头”,教授越评越多,教师队伍结构严重失调,教学惰性也由此形成;同时,评审虽然有硬标准,但人脉的作用往往更重要。

  “湖南全省的职称评审尚且如此,更别提一些高校关起门来进行的内部评审了。” 熊丙奇说,如果这几方面问题不彻底解决,要完全杜绝由评审职称引发的一些高校学术腐败比较难。

  有网民反映,在湖南高校职称评审中,申报人找关系送礼的现象很普遍,曾有教师实名举报,但相关行政管理单位最后都不了了之。

  海南大学的一位副教授向记者说,对于湖南省高校职称评审中拉关系送礼的现象早有耳闻,也听说有八九位教师针对评审黑幕曾向相关部门实名举报,“最后都没什么结果”。

  网友“御史在途”在微博中说,职称评审中的腐败问题早已存在,大家已经从看不惯到习以为常了。“这方面的问题非常严重,条件再好的教师,不随俗也可能被潜规则。”他还说:“这两三天,有三四十位省内外高校教师通过电话、手机短信、微博私信等形式,反映高校职称评审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高校职称评审的一些腐败现象,使高校教师缺乏对知识最起码的尊重,丧失了对学术尊严的捍卫,最终受伤害的还是高等教育本身。”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说。

  还高校“学术安宁”

  国家出台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初衷是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但由于评审过程不够公开、公正、透明,这一制度在实际执行中难免变形走样。不少专家学者建议,现行职称制度必须破除职称评审中的“行政化”色彩,摒弃“教授终身制”,坚持能力与实绩的标准多元化评价人才。

  首先,必须给职称评定松绑,改变人才的“行政级别化”的官本位色彩。熊丙奇说,改变现行的学术评价模式,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机构成立能独立运行、不受行政干扰的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和现代科研院所制度,才能阻止学术评价、评审的异化趋势。

  其次,高校在职称评审时,应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制订科学、合理、动态的指标评审体系,不再以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数量作为评审标准。打破职称评审“唯论文论”“唯资格论”等传统做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上海、重庆、海南等地都在尝试高校职称评审改革。2012年,复旦大学推出“新政”,拟将高级职称聘任中优秀人才“代表作”评审机制推广至全校各院系。只要一篇够分量的“代表作”,无需权威、核心期刊上的“海量”发文,复旦教师也能获得参加副教授、教授等高级职称的竞聘资格,并由千余名“不公开名单”的专家组成评审团队。

  第三,应该坚持公开透明、评聘分开。李建保认为,评上教授的教师往往一劳永逸。评聘分开后,如果已评上教授没有达到相关要求,学校可以不聘;相反,有些没评上教授的教师,如果工作表现突出,也可以聘为教授。

“一方面要启动学术调查,调查涉事专家的学术违规行为。另一方面要启动司法调查,评审专家公然索贿,应追究刑责。”熊丙奇说,还要重视治理“跑职称,要职称”现象,还高校一份“学术安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2-5-10 17:48:15 | 只看该作者
湖南职称评审事件调查:不合格教授反复当选评委

http://news.sina.com.cn/c/sd/2012-05-10/120824395964.shtml

抽选评委程序不严格、评委本身不合格、评出的教授不合格: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丑闻由来已久

  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评委“开房收钱”事件暴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明码标价之下,一些硬性指标不合格的人被评为教授。更为怪诞的是,业务不合格的教授,反复当选评委。

  2012年5月4日,网友在微博上公布的一条短信引爆舆论。短信中称:今年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5月2日评委名单刚出,就有人接到短信指引送礼,评委刘一兵在新天宾馆开房收钱。

  目前刘一兵已被湖南省教育厅终止评委资格,其所在学校湖南警察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已立案调查。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刘一兵承认在宾馆停留过四个小时,并与参评教师有接触,这是对他进行调查的原因,但刘一兵本人否人收钱。

  有多名身在高校的知情人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2011年高职评审期间,评委刘一兵与其秘书就有类似的开房“与参评人接触”的举动。当时的地点是在长沙车站北路的今朝宾馆,前往送钱的人同样络绎不绝。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并不只是在“钱”上,已经影响到教授队伍的学术水平。

  明码标价,硬指标可通融

  申报教授、副教授,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和专著是“硬指标”。但多名申报成功的教授并不达标,相反,在核心期刊发表八十余篇论文的教师反而申报失败。

  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乱象,已有多年。2010年,一份源自高校教师之手的举报材料,就多次地被寄往湖南省教育厅,但毫无反响。南方周末记者获得了这份材料,文中包含大量案例,所提及的评委、参评人、所在学校均为实名。

  比如文中称2010年的正高职称评审中,吉首大学陆晨、彭长锦,湖南警察学院曹超等人资格不够依然获得通过,而另外一些学术表现更突出的人却没有通过。

  南方周末记者在CSSCI核心库检索的数据显示:上述三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分别为0篇、1篇、1篇。

  根据《湖南省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细则》规定,申报教授、副教授有教学和科研等多项要求。其中论文和专著条件是“硬指标”:“社会科学类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须……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不含拓展库期刊,下同)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规定中也有要求2篇的情况,但即使如此,上述三人依然未达到论文数要求。

  记者于5月9日致电吉首大学学工办和湖南警察学院教务处核实,此三人确已获教授职称。

  作为对比,同一年另一位未通过评审的老师田祖国学术能力在湖南体育专业圈中颇受认可,在CNKI上可检索到其发表的论文八十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四十余篇。这一系列现象当时即引起了一批知情的旁观人士不满。

  举报材料中还反映:参评人中有多人把增刊作为正刊写进材料中,按照评审规定,增刊上的论文不会被承认,但现实中很多人以此为变通。有的甚至通过仿冒期刊作为参评材料内容。

  在教务处与网友交流的网页上,多处可见对高校职称评定不正之风的举报。葛建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以往对该网络交流上的内容并不知情,“比如今年的评审中也接到了举报,被举报人在进场前被停止评委资格”。但他拒绝透露具体信息。

  在此次微博网友爆料之前,网络上,对于湖南职称评审提出质疑的帖子最早可查的是2007年。而2009年发布的一个帖子写道:申副教授给评委需2000元,组长5000元;申教授的加倍。多位老师表示,如今的行情是评副教授送5000元给一位评委,评教授则送8000元。

  潘毅是一位在高校任职十多年的体育教师,他回忆,大约七八年前送钱收钱的风气开始形成,规则也日益明朗,“开始明码标价,最早的价格是每个评委送2000元。实际上在刘一兵本人评为教授的2004年,送钱收钱已经十分泛滥了。”但刘本人参评教授时是否有相关违规事项目前无从证实。

  潘毅抱怨:“评委决定了游戏规则,如果你‘软指标’执行到位,硬指标都可以通融。”

  “在存在大量确凿可查的事实反映的情况下,教育厅公开要求教师实名举报事实上是在推卸责任。”潘毅说“谁也不敢公然跳出来反抗这个体制,而且很多教师送钱内心极为痛苦,在正常的规则下他们不需要做违背良心的事,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做沉默的受害者和共谋者。”

  不合格的评委

  七名评委从未在CSSCI上发表过论文。“很多评委在学术上毫无建树,本来就荒谬至极,他们能不能看懂论文都是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只是往年申报成功的一些“教授”,在明文规定的“硬性指标”上不达标,甚至一些多年“连任”的评委,也在论文这一硬性指标上不合格。

  高校教师群体对职称评审的一项严厉诟病恰指向于此。

  一位要求匿名的湖南高校教育老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不满,“很多评委在学术上毫无建树,接受他们评审本来就荒谬至极,他们能不能看懂论文都是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在CSSCI中对五年名单上所有30名评委的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七名评委从未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其中包括湖南大学体育学院前院长张外安、院长蒋凯,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龙枝荣等人。

  为进行印证,南方周末记者同时使用另一个论文采纳范围更广的数据库CNKI进行查询,结果显示:蒋凯在1998年被评为教授之后至今,未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任何文章。另一位评委龙枝荣仅于2007年发表过一篇字数不足3000的论文,并且文章是发表在其担任副院长的学院院报上。

  如果以被评审者同样的要求考查这五年名单中的评委,会发现有近10位评委在其任评委当年前溯5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发文数量为0。其中中南大学体育部主任黄益苏在CSSCI中从无第一作者论文发表,CNKI亦显示其从2000年至今从无第一作者论文发表。

  同样还有很多评委脱离学术研究一线,距今已有很长时间未见本专业论文发表。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陈碧华于2004年取得教授资格之后,有5年时间没有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事处的一位副处长,CSSCI中历年查无论文发表记录,CNKI数据库中显示在2007年取得教授职称之后,至今只在2009年发表过一篇论文。

  在湖南省人事厅2009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调整我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委库委员的通知》(湘人发[2009]29号))要求高级评委库委员应具备的一项条件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理论研究动态”。类似的要求在更早的那份湘职改字[1999]2号文件中即有提及。

  除了脱离学术一线,一些评委也被指责脱离教学。中南大学一位担任评委的老师,自其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之后,长期在外进行收费的讲课和培训,而导致其在本校的课程只能多次由他人代上。南方周末记者向多名该校的学生进行交叉核实,他们对该老师多有指责,反映的事项包括曾出现课程学分拖了一年未予评定的情况。

  责任在谁

  对于评委可连任几年,湖南省官方并无统一说法。

  不合格的教师被不合格的评委评为教授,那么,不合格的评委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湖南省人事厅职改办的一份文件规定了出席评审会议的评委(即“入场评委”)的产生办法是“随机抽定”。(《关于做好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湘职改字[1999]2号))这项设计正是为了保证公平性,最大程度避免评委个人因素干扰评审。

  以体育学科为例,2011年入场评委人数是7人,而评委库总人数是109人。因此,评委库里的评委被选为入场评委的概率应低于7%。

  但湖南省教育厅向媒体提供的一份2007年到2011年五年间的教育专业入场评委名单显示,5年来共有30人担任评委,其中9人重复担任。

  例如本次被指“开房收钱”的刘一兵教授,连续两年担任评委。而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刘亚云、吉首大学副校长白晋湘更是连续3年抽中,而在正常情况下,连续3年抽中评委的概率低于万分之三。

  在南方周末记者对湖南省教育厅和省职改办的采访中,双方都承认入场评委的产生方式实际上采取的是“抽选”的方法。

  葛建中介绍,入场评委是由湖南省人社厅职改办与教育厅的纪检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抽选,有一个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会保留一部分业务骨干,他认为这个过程不能叫“随机”,而是有“随机的意蕴”。

  但在南方周末记者的追问中,葛建中承认,进入教育系统评委库的“门槛”条件是:职称是教授,业务上是骨干。进入评委库就代表具备了评委资格。

  对于评委究竟可以连任几年,教育厅和湖南省职改办的说法同样有明确矛盾。职改办主任周建中在5月8日对媒体明确表示最多只能两年,而教育厅的说法是两届共计四年。

  根据南方周末记者对这份五年评委名单的调查,30位评委中,担任学术机构领导的有:一名校长、一副校长,十多名院长、副院长、主任,担任有行政职位的评委占到50%以上。葛建中否认对连任评委有所照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长期关注教育体制问题,对此次湖南高职评审也十分关注。他对比了国外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强调,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不论你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是总统;学术能力则强调学术的价值和力度,不是看你做了多少课题。”

  他认为:“事实上,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职称’的说法,‘职称’含有行政许可的性质,课题、经费等指标都是行政指标。这是很不合理的。”但对高校的老师而言,职称涉及到工资、科研经费、课题申报、住房等问题,许多人最终不得不被裹挟,加入送钱的队伍中。

     “根源上就是要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实现高校的学术自治、教授自治。否则技术上的手段毫无意义。”熊丙奇认为。

来源:南方周末
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1 17:10: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简岩 于 2012-5-11 17:13 编辑

沽售教授





抽选评委程序不严格、评委本身不合格、评出的教授不合格: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丑闻由来已久

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评委“开房收钱”事件暴露了一个公开的秘密:明码标价之下,一些硬性指标不合格的人被评为教授。更为怪诞的是,业务不合格的教授,反复当选评委。

2012年5月4日,网友在微博上公布的一条短信引爆舆论。短信中称:今年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5月2日评委名单刚出,就有人接到短信指引送礼,评委刘一兵在新天宾馆开房收钱。

目前刘一兵已被湖南省教育厅终止评委资格,其所在学校湖南警察学院纪检监察部门已立案调查。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葛建中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刘一兵承认在宾馆停留过四个小时,并与参评教师有接触,这是对他进行调查的原因,但刘一兵本人否人收钱。

有多名身在高校的知情人向南方周末记者反映,2011年高职评审期间,评委刘一兵与其秘书就有类似的开房“与参评人接触”的举动。当时的地点是在长沙车站北路的今朝宾馆,前往送钱的人同样络绎不绝。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湖南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的问题,并不只是在“钱”上,已经影响到教授队伍的学术水平。

明码标价,硬指标可通融

申报教授、副教授,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和专著是“硬指标”。但多名申报成功的教授并不达标,相反,在核心期刊发表八十余篇论文的教师反而申报失败。

湖南省高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中存在乱象,已有多年。2010年,一份源自高校教师之手的举报材料,就多次地被寄往湖南省教育厅,但毫无反响。南方周末记者获得了这份材料,文中包含大量案例,所提及的评委、参评人、所在学校均为实名。

比如文中称2010年的正高职称评审中,吉首大学陆晨、彭长锦,湖南警察学院曹超等人资格不够依然获得通过,而另外一些学术表现更突出的人却没有通过。

南方周末记者在CSSCI核心库检索的数据显示:上述三人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数分别为0篇、1篇、1篇。

根据《湖南省高校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评审细则》规定,申报教授、副教授有教学和科研等多项要求。其中论文和专著条件是“硬指标”:“社会科学类申报人员任现职以来,须……独立或以第一作者在CSSCI核心库来源期刊(不含拓展库期刊,下同)发表学术论文4篇以上。”规定中也有要求2篇的情况,但即使如此,上述三人依然未达到论文数要求。

记者于5月9日致电吉首大学学工办和湖南警察学院教务处核实,此三人确已获教授职称。

作为对比,同一年另一位未通过评审的老师田祖国学术能力在湖南体育专业圈中颇受认可,在CNKI上可检索到其发表的论文八十多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四十余篇。这一系列现象当时即引起了一批知情的旁观人士不满。

举报材料中还反映:参评人中有多人把增刊作为正刊写进材料中,按照评审规定,增刊上的论文不会被承认,但现实中很多人以此为变通。有的甚至通过仿冒期刊作为参评材料内容。

在教务处与网友交流的网页上,多处可见对高校职称评定不正之风的举报。葛建中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他以往对该网络交流上的内容并不知情,“比如今年的评审中也接到了举报,被举报人在进场前被停止评委资格”。但他拒绝透露具体信息。

在此次微博网友爆料之前,网络上,对于湖南职称评审提出质疑的帖子最早可查的是2007年。而2009年发布的一个帖子写道:申副教授给评委需2000元,组长5000元;申教授的加倍。多位老师表示,如今的行情是评副教授送5000元给一位评委,评教授则送8000元。

潘毅是一位在高校任职十多年的体育教师,他回忆,大约七八年前送钱收钱的风气开始形成,规则也日益明朗,“开始明码标价,最早的价格是每个评委送2000元。实际上在刘一兵本人评为教授的2004年,送钱收钱已经十分泛滥了。”但刘本人参评教授时是否有相关违规事项目前无从证实。

潘毅抱怨:“评委决定了游戏规则,如果你‘软指标’执行到位,硬指标都可以通融。”

“在存在大量确凿可查的事实反映的情况下,教育厅公开要求教师实名举报事实上是在推卸责任。”潘毅说“谁也不敢公然跳出来反抗这个体制,而且很多教师送钱内心极为痛苦,在正常的规则下他们不需要做违背良心的事,而现在他们却只能做沉默的受害者和共谋者。”

不合格的评委

七名评委从未在CSSCI上发表过论文。“很多评委在学术上毫无建树,本来就荒谬至极,他们能不能看懂论文都是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只是往年申报成功的一些“教授”,在明文规定的“硬性指标”上不达标,甚至一些多年“连任”的评委,也在论文这一硬性指标上不合格。

高校教师群体对职称评审的一项严厉诟病恰指向于此。

一位要求匿名的湖南高校教育老师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达了不满,“很多评委在学术上毫无建树,接受他们评审本来就荒谬至极,他们能不能看懂论文都是一个问题。”

南方周末记者在CSSCI中对五年名单上所有30名评委的科研情况进行了调查。

结果显示,有七名评委从未在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过论文。其中包括湖南大学体育学院前院长张外安、院长蒋凯,湖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龙枝荣等人。

为进行印证,南方周末记者同时使用另一个论文采纳范围更广的数据库CNKI进行查询,结果显示:蒋凯在1998年被评为教授之后至今,未再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过任何文章。另一位评委龙枝荣仅于2007年发表过一篇字数不足3000的论文,并且文章是发表在其担任副院长的学院院报上。

如果以被评审者同样的要求考查这五年名单中的评委,会发现有近10位评委在其任评委当年前溯5年内作为第一作者发文数量为0。其中中南大学体育部主任黄益苏在CSSCI中从无第一作者论文发表,CNKI亦显示其从2000年至今从无第一作者论文发表。

同样还有很多评委脱离学术研究一线,距今已有很长时间未见本专业论文发表。比如湖南广播电视大学的陈碧华于2004年取得教授资格之后,有5年时间没有第一作者论文发表。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人事处的一位副处长,CSSCI中历年查无论文发表记录,CNKI数据库中显示在2007年取得教授职称之后,至今只在2009年发表过一篇论文。

在湖南省人事厅2009年发布的一份文件中(《调整我省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委库委员的通知》(湘人发[2009]29号))要求高级评委库委员应具备的一项条件是:“熟悉本专业的国内外最新技术现状和理论研究动态”。类似的要求在更早的那份湘职改字[1999]2号文件中即有提及。

除了脱离学术一线,一些评委也被指责脱离教学。中南大学一位担任评委的老师,自其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之后,长期在外进行收费的讲课和培训,而导致其在本校的课程只能多次由他人代上。南方周末记者向多名该校的学生进行交叉核实,他们对该老师多有指责,反映的事项包括曾出现课程学分拖了一年未予评定的情况。

责任在谁

对于评委可连任几年,湖南省官方并无统一说法。

不合格的教师被不合格的评委评为教授,那么,不合格的评委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湖南省人事厅职改办的一份文件规定了出席评审会议的评委(即“入场评委”)的产生办法是“随机抽定”。(《关于做好我省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评审工作的意见》(湘职改字[1999]2号))这项设计正是为了保证公平性,最大程度避免评委个人因素干扰评审。

以体育学科为例,2011年入场评委人数是7人,而评委库总人数是109人。因此,评委库里的评委被选为入场评委的概率应低于7%。

但湖南省教育厅向媒体提供的一份2007年到2011年五年间的教育专业入场评委名单显示,5年来共有30人担任评委,其中9人重复担任。

例如本次被指“开房收钱”的刘一兵教授,连续两年担任评委。而湖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院长刘亚云、吉首大学副校长白晋湘更是连续3年抽中,而在正常情况下,连续3年抽中评委的概率低于万分之三。

在南方周末记者对湖南省教育厅和省职改办的采访中,双方都承认入场评委的产生方式实际上采取的是“抽选”的方法。

葛建中介绍,入场评委是由湖南省人社厅职改办与教育厅的纪检部门和业务部门共同抽选,有一个评估和分析的过程,会保留一部分业务骨干,他认为这个过程不能叫“随机”,而是有“随机的意蕴”。

但在南方周末记者的追问中,葛建中承认,进入教育系统评委库的“门槛”条件是:职称是教授,业务上是骨干。进入评委库就代表具备了评委资格。

对于评委究竟可以连任几年,教育厅和湖南省职改办的说法同样有明确矛盾。职改办主任周建中在5月8日对媒体明确表示最多只能两年,而教育厅的说法是两届共计四年。

根据南方周末记者对这份五年评委名单的调查,30位评委中,担任学术机构领导的有:一名校长、一副校长,十多名院长、副院长、主任,担任有行政职位的评委占到50%以上。葛建中否认对连任评委有所照顾。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长期关注教育体制问题,对此次湖南高职评审也十分关注。他对比了国外大学对教师的评价方法:“主要考察的是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学术能力。教学能力强调,教授要给本科生上课,不论你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还是总统;学术能力则强调学术的价值和力度,不是看你做了多少课题。”

他认为:“事实上,根本就不应该存在‘职称’的说法,‘职称’含有行政许可的性质,课题、经费等指标都是行政指标。这是很不合理的。”但对高校的老师而言,职称涉及到工资、科研经费、课题申报、住房等问题,许多人最终不得不被裹挟,加入送钱的队伍中。

“根源上就是要推进高校的‘去行政化’,实现高校的学术自治、教授自治。否则技术上的手段毫无意义。”熊丙奇认为。

http://www.infzm.com/content/75071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Archiver|手机版|质量热讯 ( 豫icp备13000103-1号 管理员邮箱:service@cnqol.com )

GMT+8, 2024-5-20 16:55 , Processed in 0.7469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